-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九十九
瘟疫门
黄帝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注 乃重阴而变阳病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注 能藏其精,则血气内固,邪不外侵,故春不病温。】
水热穴论
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则为热也。
【注 寒极生热,是热生于寒也。】
中藏经 【汉 华佗】
死脉
温病,三四日未汗,脉太疾者死。
温病,脉细微而往来不快,胸中闭者死。
温病发热甚,脉反小者死。
温病甚,脉往来不调者死。
温病腹中痛,下痢者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活人书 【宋 朱肱】
温疫
一岁之中,长幼疾状多相似,此名温疫也。四时皆有不正之气。春夏亦有寒清时,秋
冬或有暄暑时。人感疫厉之气,故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俗谓
之天行是也。老君神明散、务成子萤火圆、圣散子、败毒散。若春应暖而清气折之则责邪
在肝,夏应暑而寒气折之则责邪在心,秋应凉而反大热抑之则责邪在肺,冬应寒而反大温
抑之则责邪在肾。仲景云: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盖伤寒者,伤寒气而作;冬温者,感
温气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非触冒之过。其治法不同,所施寒热温凉之剂亦异,不可
拘以日数,发汗吐下,随证施行。要之,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
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以平为期,不可以过,此为大法。
温病
夏至已前,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其脉浮紧,此名温病也。冬伤于寒,轻者夏至巳
前发为温病,盖因春温暖之气而发也。治温病与冬月伤寒、夏月热病不同,盖热轻故也。
升麻汤、解肌汤、柴胡桂枝汤,最良。热多者,小柴胡汤主之;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
加桂枝也;嗽者,小柴胡加五味子也。或烦渴发热,不恶寒与虚烦者,并竹叶石膏汤,次
第服之。麻黄、桂枝、大青龙,唯西北二方,四时行之,无有不验。若江淮间地偏暖处,
惟冬月及正初乃可用正方,自春末至夏至已前,桂枝、麻黄、大青龙内,宜加减也。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
春之温病,夏之热病,秋之疟及痢,冬之寒气及咳嗽,皆四时不正之气也,总名之曰
伤寒。人之劳役辛苦者,触冒此四时风寒暑湿不正之气,遂成此疾。人之伤于寒也,热郁
于内,浅则发早为春温。若春不发而重感于暑,则夏为热病;若夏不发而重感于湿,则秋
变为疟痢;若秋不发而重感于寒,则冬为伤寒。故伤寒之气最深。然而伤寒及温热,但发
必先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者,一日在太阳经故也。《内经》中虽言一日太阳者,传受
常也。亦有太阳证至了不传者,止可汗之,如升麻汤、解肌汤、败毒散、五积散之类,发
散则愈也。盖病人热甚,更以辛温,则病必转加。今代刘河间先生自制辛凉之剂,以通
圣、益元散相合,各五七钱,水一中碗,入生姜十余片,葱须头二十余根,豆豉一撮,同
煎至五七沸,去滓,分作二服,先以多半服之,顷以钗股于喉中探引,尽吐前药。因其一
涌,腠理开发,汗出周身。复将余药温热而服之,仍以酸酢辛辣浆粥投之,可以立愈。解
利伤寒湿温热病,治法有二。天下少事之时,人多静逸,乐而不劳,诸静属阴,虽用温剂
解表发汗,亦可获愈。及天下多故之时,荧惑失常,师旅数兴,饥馑相继,赋役既多,火
化大扰,属阳,内火又侵,医者不达时变,犹用辛温,兹不近于人情也。止可用刘河间辛
凉之剂。三日以里之证,十痊八九。予用此药四十余年,解利伤寒温热中暑伏热,莫知其
数,非为衍也,将以证后人之误用药者也。予尝见世医用升麻、五积,解利伤寒温疫等
病,往往发狂谵语,衄血泄血,喘满昏瞀,懊憹闷乱劳复,此数证非伤寒便有此状,皆由
辛温之剂解之不愈,而热增剧以至然也。凡解利伤寒时气疫疾,当先推天地寒暑之理,以
人参之。南陲之地多热,宜辛凉之剂解之;朔方之地多寒,宜辛温之剂解之。午未之月多
暑,宜辛凉解之;子丑之月多冻,宜辛温解之。少壮气实之人,宜辛凉解之;老耄气衰之
人,宜辛温解之。病人因冒寒食冷而得者,宜辛温解之;因劳役冒暑而得者,宜辛凉解
之。病人禀性怒急者,可辛凉解之;病人禀性和缓者,可辛温解之。病人两手脉浮大者,
可辛凉解之;两手脉迟缓者,可辛温解之。如是之病,不可一概而用。偏热寒凉及与辛
温,皆不知变通者。夫地有南北,时有寒暑,人有衰旺,脉有浮沉,剂有温凉,服有多
少,不可差元。病人禁忌,不可不知。昔有人春月病瘟,三日之内,以驴车载百余里,比
及下车,昏瞀不知人,数日而殂。又有人饮酒过伤,内外感邪,头痛身热,状如伤寒,三
四日间,以马驮还家六七十里,到家百骨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喉全生集-清-李纪方.pdf
- 爱月庐医案-清-佚名.pdf
- 白喉条辨-清-陈葆善.pdf
- 百家针灸歌赋--.pdf
- 包氏喉证家宝-清-包三述.pdf
- 备急灸法景宋本-宋-闻人耆年.pdf
- 保婴撮要-明-薛铠.pdf
-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pdf
- 本草便读-清-张秉成.pdf
- 本草崇原-清-张志聪.pdf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