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张志聪
序
先儒有云。经传而经亡。非经亡也。亡于传经者之精而以粗求之深而以浅视之之失其
旨归也。
夫灵素之为烈于天下也。千百年于兹矣。然余尝考汉艺文志曰。黄帝内经一十八卷。
而灵枢居其九。
素问亦居其九。昔人谓先灵枢而后素问者何也。盖以素问为世人病所由生也。病所生
而弗慎之。
则无以防其流。故篇中所载阴阳寒暑之所从。饮食居处之所摄。五运生制之所由胜
复。六气时序之所由逆从。靡弗从其本而谨制之。以示人维持。而生人之患微矣。若灵枢
为世人病所由治也。病既生而弗治之。则无以通其源。故本经所论营卫血气之道路。经脉
脏腑之贯通。天地岁时之所由法。
音律风野之所由分。靡弗藉其针而开导之。以明理之本始。而惠世之泽长矣。是灵枢
素问。为万世所永赖。靡有息也。故本经曰。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而三才之道大
备。是以人气流行上应日。行于二十八宿之度。又应月之盈亏。以合海水之消长。且以十
二经脉脏腑。外合于百川汇集之水。咸相符也。故本经八十一篇。以应九九之数。合三才
之道。三而三之。成九九八十一篇。以起黄钟之数。其理广大。其道渊微。传竹帛而使万
世黎民不罹灾眚之患者。孰不赖此经也哉。乃自皇甫士安类为甲乙针经。而玄台马氏又专
言针而昧理。俾后世遂指是经为针传而忽之。而是经几为赘旒矣。余悯圣经之失传。惧后
学之沿习。遂忘愚昧。素问注疏告竣。复藉同学诸公。举灵枢而诠释之。因知经意深微。
旨趣层折。一字一理。确有指归。以理会针。因针悟证。殚心研虑。鸡鸣风雨。
未敢少休。庶几藉是可告无罪乎。俾后之人读素问而严病之所以起。读灵枢而识病之
所以瘳。则脏腑可以贯通。经脉可以出入。三才可以合道。九针可以同法。察形气可以知
生死寿夭之源。观容色可以辨邪正美恶之类。且也因九针而悟洛书之妙理。分小针而并识
河图之微情。则前民用而范围不过者。大易之道统乎是矣。则利民生而裁成不遗者。坟典
之传亦统乎是矣。敢以质之天下后世之同学人。亦或有以谅余之濯灌也夫。
康熙壬子葵夏钱塘张隐庵书于西泠怡堂
卷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
使被毒药。
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
明为之法。
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
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按、本纪。帝经土设井。立步制亩。艺五谷。养万民。而收其租税。设有疾病。则不
能力田以供余食矣。故帝欲立九针微针之法。传于后世。令终而不灭焉。毒药。所以攻疾
也。砭石。所以泄邪也。二者皆攻泻之法。微针。能通调血气者也。逆顺出入者。皮肤经
脉之血气。有逆顺之行。有出入之会。盖人秉天地之气所生。阴阳血气。参合天地之道。
营运无息。少有留滞。则为疾病。故帝以天地人之道而立九针。用九针之法。以顺人之阴
阳血气。而合于天道焉。明其理则易用。持于心则难忘。经、径。纪、维也。按、篇名九
针。而帝曰微针。伯曰小针。是九针之外。又立小针也。九针者。圣人起天地之数。始于
一而终于九。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之数。用九针而合小针者。以阳数五。阴数
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以应河图之数也。帝继伏羲神农氏而作。即以两仪四象河图奇偶
之数。用法于针。所以修身治国平天下。盖国以民为本也。
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观其疾。
恶知其原。
刺之微在迟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
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
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间。迎而夺之。
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易陈难入者。易言而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皮脉肉筋骨之刺。上守神者。守血气
之虚实而行补泻也。神乎神。甚赞其得神之妙。门者。正气出入之门。客在门者。邪循正
气出入之所也。
未睹其何经之疾。恶知其受病之原。言当先察其邪之所在而取之也。迟速。用针出入
之疾徐也。
粗守关者。守四肢之关节。上守机者。守其空而当刺之时。如发弩机之速也。不离其
空者。乘空而发也。夫邪正之气。各有盛衰之时。宜补宜泻。当静守其空中之微。不可差
之毫发。如其气方来。
乃邪气正盛。邪气盛则正气大虚。不可乘其气来。即迎而补之。当避其邪气之来锐。
其气已往。则邪气已衰。而正气将复。不可乘其气往。追而泻之。恐伤其正气。在于方来
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