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法 修辞 逻辑
一、什么是语素 二、语素的种类 数量增加的表示法 数量的增加既可以说增加了几倍,也可以说增加了几分之几。 I“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例如,原来是10、现在是50,可以说:“增加(了)四倍” 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 II “提高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以后达到的总数。 例如,原来是10、现在是50,可以说“增加到原来的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 ③数量减少的表示法 数量的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应该说说减少或降低几分之几、几成,不能说减少或降低多少倍。 I“减少(了)”、 “下降(了)”指的是差额。 例如从10减少到1,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或“减少了九成”,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II“减少到/为”、 “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 例如从100减少到10,应该说“减少到十分之一”,或“减少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六)量词量词的类型 ①物量词 物量词,又叫名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说明人或事物的数量。车(一车水泥)尾(两尾鲤鱼)杯(三杯啤酒) ②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单位。动量词常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次数。 例如:读三遍 看两眼 推了两下 揍了一顿 ③时量词 时量词是表示时间的量词。 例如:秒 分 点 刻 分钟 小时 天 ④复合量词 复合量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的、表示复合性单位的量词。 常见的复合量词有: 架次 人次 吨公里 吨海里 人公里 秒立方 千米小时 例如: 今年国庆期间共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 飞机共出动20架次。 (七)代词1、代词的语法特征 代词是词类系统中的特殊类别,可以代替或指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等各类实词。 2、代词的类型①人称代词我、我们 ,你、你们,他、他们 ②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是指代和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 指示代词可以用来指别方位、时间、数量、方式、程度等。 这——表示近指,用于指示比较近的人或事物。 例如: 这孩子 这事情 这几年 这几位 那——表示远指,用于指示比较远的人或事物。例如: 那个人 那一年 那回 那时 那晚上 ③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表示询问、设问或反问的代词。疑问代词主要包括: 谁 什么 哪 哪儿 哪里 多会儿 I疑问代词的一般用法疑问代词可以用来询问人、事物、时间、处所、性质、状态、方式等。 例如: 你能跳多远? 局长几点开完会? II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主要包括“任指”用法和“虚指”用法和不确指用法三种。 1、疑问代词用于任指,表示周遍性意义,用来强调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后面常用“都”、“也”等与之搭配。例如: 他什么业余爱好也没有。 我急了对谁也不客气。 2、疑问代词用于虚指,表示不能确定或不愿具体说明的人或事物。例如: 我要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他好象总在思考着什么。 (二)虚 词 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虚词是意义较虚,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主要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下面分别介绍。 (一)介词 介词是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合成介词短语来修饰谓词性词语的词,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手段、施事、受事、对象、原因、目的等。 如“把”、“被”、“以”、“从”、“连”、“由”、“关于”、“至于”等, 介词与动词的辨析 现代汉语的介词多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由于虚化程度不同,除了一部分专门介词外,大部分介词保留着动词的功能,兼属介词和动词两种词类。例如: 在:我整整在床上躺了三天。(介词) 他在图书馆。(动词) 比:我比你更了解市场行情。(介词) 咱们比比看。(动词) (二)连词 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词。 连词的类型 ①连接词或短语的连词 有“和、与、或”等,表并列、选择或递进关系。 ②连接分句或句子的连词连接分句或句子的连词,表示分句或句子间的顺承、选择 、取舍 、递进 、解说 、条件 、因果 、假设、让步等逻辑关系。 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 跟着、接着、从而、而后、然后、于是 例如: 他提出了猛、快、巧的口号,接着详细讲解了具体的要求。 有人端正心态,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从而摆脱了原有的种种困难。 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不然、要不、要不然、否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000题)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考试题及答案.doc
- 2024年秋季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权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内容解读.pptx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2023年新版征信报告详细版征信报告模板-Word-可编辑-有水印.docx VIP
- 2025离婚起诉状 (打印版).pdf VIP
- 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简析(附铁路货运量、铁路客运量、周转量).pptx VIP
- 13.1 饮食与营养 第1课时(教学课件)生物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年新版征信报告详细版征信报告模板-Word-可编辑-有水印(1).doc VIP
- 中国城市人文地理——深圳.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