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编语程序设计》教案
教 案
专 业___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程______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
职 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系部、教研室______ _________
二○一三 至二○一四1 学期
课程名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授课年级、班级 授课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2 考核方式 考试( √ ) 考查( )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48 实践教学 24 教材 名称 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作者 沈美明、温冬婵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参
考
资
料
[1] 罗云彬 编.《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爽编.《汇编语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讲次 1 时间 09月02日至09月07日 周次 1 章节 ?第1章基础知识 教
学
目
的 掌握汇编语言概念极其使用的进位计数制、不同进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计算机编码以及基本数据类型。 教
学
重
点 不同进制之间转换、②计算机的编码 教
学
难
点 不同进制之间转换、②计算机的编码 授课方式 讲授 2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1.1汇编语言概述
1.2进位计数制及其转换
1.2.1 数与数制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1.3计算机中数与字符的表示方法
1.3.1数值数据的编码及其运算
1.3.2 非数值数据的二进制编码
教学方法:
一般叙述基本概念、
着重课堂讲授不同进制之间转换、计算机的编码
辅助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PPT讲稿。 课程作业 课程 本部分为汇编语言的基础,必须理解和熟悉。
本部分要求灵活应用,不要死记硬背。
讲次 2 时间 09月02日至09月14日 周次 1,2 章节 ?第二章 80x86计算机组织 教
学
目
的 掌握INTEL80X86微处理器概况以及基于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为汇编语言编程奠定基础。 教
学
重
点 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②微存储器组织 教
学
难
点 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组、②存储器寻址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时数 4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一般叙述INTEL80X86微处理器概况以及基于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构成
重点讲授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和微存储器组织
辅助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PPT讲稿。 课程作业 课程 本部分位汇编语言的基础,必须理解和熟悉,这样才可以编出高质量的汇编程序
讲次 3 时间 09月08日至 09月28日 周次 2,3,4 章节 ?第三章 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教
学
目
的 掌握微机寻址方式和8086微处理器指令系统 教
学
重
点 寻址方式、②8086微处理器指令系统 教
学
难
点 寄存器的应用、②存储器的结构 授课方式 讲授 8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课程作业 课程 本部分为汇编语言编程基础,应该熟练掌握。
注意各条指令的特点及其用途
讲次 4 时间 10月06日至10月19日 周次 6,7 章节 ?第4章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教
学
目
的 掌握微型汇编语言格式和程序设计方法 教
学
重
点 指令语句格式和伪指令语句格式、②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教
学
难
点 伪指令、②伪指令存储器分配技术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时数 4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辅助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PPT讲稿。
课程作业 课程 该部分为汇编编程基础知识,需熟记和掌握。
讲次 5 时间 10月20日至11月02日 周次 8,9 章节 ?第五章 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 教
学
目
的 掌握微型汇编语言程序分析和设计方法 教
学
重
点 利用流程图分析问题。②顺序、分支、循环程序的设计。 教
学
难
点 分支程序设计②循环程序设计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时数 4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辅助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PPT讲稿。
课程作业 课程 理解程序的三大结构
掌握三大结构的实现方法
讲次 6 时间 11月03日至11月16日 周次 10,11 章节 ?第六章 子程序结构 教
学
目
的 掌握子程序设计方法。 教
学
重
点 子程序设计、参数传递方法 教
学
难
点 子程序调用时堆栈的变化、子程序参数传递方法。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时数 4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课程作业 课程 本部分要求理解性学习和应用,不要死记硬背,重点掌握子程序结构的应用环境和具体用法,以达到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