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集-元-胡炳文.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   云峯集   别集类四   元   提要   (臣)等谨案云峯集十卷元胡炳文撰炳文有周易本义通释巳著录据林瀚所作是集序具 原本葢二十卷后毁于兵明成化中其七世孙用光八世孙浚乃掇拾散佚编为此本凡杂文七卷附 以赋四篇歌词一篇诗一卷附以词三首附録二卷则本传行枤及赠答题咏诗文也炳文之学一以 朱子为宗故其答陈栎书云我辈居文公都熟文公书自是本分中事其作草堂学稿序厯举前代诗 人极词丑诋有云纵迫曹刘何补于格致诚正纵迫谢鲍何补于修齐治平葢不指意于文章者然其 襟文乃平正醇雅无宋入语録方言皆入笔墨之习其诗虽烦入击壤集沠然如赠鹤庵相士四言北 寺昏钟廖坞晚烟拜鄂岳王墓濠观亭赠二齐生诸篇皆不失雅韵殆其天姿本近于词章故门径虽 殊而性灵时露欤至于古文之中往往间以藻饰如送文公五世孙序云自古及今人家畴无邱墓岂 无巢翡翠卧麒麟者与吴草庐书云苔緑滋深而芹香莫采有负先圣先师环緑亭记云睿圣武公七 十犹好学徳麟年方緑鬓学当如何以文体论之皆为破律然较诸侈言载道毫不修饰者固有间矣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云峯集总目   卷一   书   论   卷二   记   卷三   序   卷四   题跋   字说   卷五   碑   墓志   传   卷六   上梁文   启   卷七   箴   铭   赋   辞   卷八   诗   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   云峯集卷一   (元)胡炳文 撰   ○书   代族子淀上草庐吴先生求记明经书院书   九月十五日新安后学胡淀谨再拜奉书于司业草庐先生师席是日也文公先生始生之日昔 臧荣绪用庚子日拜五经是为夫子所生之日婺源文公父母邦礼以义起黎明舎菜竣事复再拜而 作是书惟先生其鉴之淀初谓六经者圣人明天下后世之大经以经天下万世者也其体全体其用 大用六经未作六经之理在天地化育中在圣贤事业中六经既作天地万物之藴圣贤之心之事业 又在六经中三代以上经未全而经之道行秦火而后经不全而经之道弥破至明道寳元间安定先 生始教人明经学然后为士者稍知经有体有用既而明于伊洛大明于我新安经非不明也然学者 沦于旧习非絶类离伦以为高则以希世取宠而安于卑于是经学始若无用于天下近年以来科举 未兴学者但知临晋帖诵晚唐诗笔迹声气稍似之哆然以士自名漫不知经学为何事淀新安晚出 于道未有通晓然自我明经翁以来十四世矣经学之晦也不能不朝夕以为忧輙不自量创书院扁 曰明经三年始底于成告于有司又三年始从所请延明师膳养讲肄日以为常远近来者如归踰年 科举诏下新班第一场明经题书院是扁若逆知天意而为之者天相斯文其在兹乎然非大手笔记 恐无以诏方来传永远也仰惟先生道高而噐弘经明而文古监学坐皋比天下士皆想慕其风采及 幡然而来又莫不钦仰其德义易讲所传仅一二如明阖辟往来如神物分合之妙明经如此眞可谓 明经也记我明经微先生其谁归欲望师慈特挥名笔发六经全体大用之妙俾学士有所觉悟一扫 旧习可以继絶学可以开太平经遂不为无用于天下其所关岂浅浅哉创造縁由幷族父炳文上梁 文谨用拜呈侑书以币深虞輶渎惟师慈其采纳焉   与草庐吴先生书   某年月日新安后学胡炳文谨斋沐奉书于司业草庐先生阁下尝谓天地间无非道六经之文 所以载道者也必有人为之宗主然后斯道始有所托而明经之学传焉自濂洛关闽以来鲜其人矣 仰惟阁下襟懐风清而月白度量春育而海涵以作人才明经学为第一义惟兹书院之设淀效其力 炳文效其谋辛勤十余年乃成成亦既十余年矣不幸淀已死临絶以此事为嘱其志盖可尚而亦深 可悲也其规则田三之二为春秋丁祭山长俸给三之一开义学盖恐山长未必皆能兼训导姑徇其 名以期永久而义学则敦其实也淀之弟澄所捐田五十畆专开小学以训乡族子弟大学则生徒不 拘远近行供不拘员数炳文迂踈无似自创造以来有厚币来聘者不往家事丛脞不问道一山长任 满几十年不调每岁正月之首人事往还数日十二月之尾有事于先大率三百六旬暇不过十余日 孜孜矻矻相与讲求经学旦夕不辍寒暑不渝惟四五月间脚气间发亦力病不敢怠忘实以学者多 自远来炳文不如是惧或废弛有负死生先圣先师临之在上炳文不如是惧或如他学院苔绿滋深 而芹香莫采有负先圣先师又不特如是也平日所以读书惧或遗忘思之思之或夜分不能寐尝为 易启蒙通义又尝集诸家易解有合本义者为通释又尝为六爻反对论及二体相易论凡六十篇皆 已成书又尝以四书纂疏及集成所纪或失之泛或失之舛不自量为会其同而辨其异名曰四书通 旨长文未脱藁更一年当可就也以上诸书必将来经阁下订定然后敢以示人如蔡氏书传当时不 有子朱子后世安知有蔡氏哉本义通释则郭文卿守浮梁时为刋其半出之太早炳文今悔之无及 也刋本今以呈似中有缪戾阁下削之绳之幸甚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