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兴建应城大农业板块产业的思路意见
兴建应城五大农业板块产业化的思路意见
●向杰元
解放思想搞创新 利用资源做转型 齐心协力擂项目 产业调整活经济
关键词: 创新 转型 项目 经济
应城市的“三农”经济发展滞后,笔者就我市扩大农业板块产业化经济,如何“兴建应城五大农业板块产业的思路意见”,笔者于中秋假日在应城展开了一次以“解放思想搞创新,利用资源做转型,齐心协力擂项目,产业调整活经济”为主题的专项调研。从全市调研结果来看,“三农”生产还处于传统农业范畴,农业板块经济状况令人堪忧,我市亟待进行思想解放和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拟经转变思想解放和产业转型升级,应城农业产业化必将产生质的飞跃。
1、应城概况
1.1地理位置
应城市行政板块位于华中地区湖北省江汉平原中北部,东经113°19′25″~113°45′38″,北纬30°43′18″~31°18′59″。东边与云梦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西与京山县接壤,西南与天门市相接,南与汉川市为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1.2地貌特征
该市地貌属大洪山余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东南方向低洼,西北方向高朗,地形为丘陵、岗地、平原与河湖相间、低岗约占70%。海拔高程25110米,其中大部分海拔高程为4180米,最高点为何家脑主峰白沙口,海拔高程111.6米年平均温度15.81094.8㎜;初霜期11月中旬,无霜期240天左右,日照时数1951.2h,3~8月相对湿度70~80%,冬季年降雪量8~15㎝,气候特征较为突出。
1.4交通区位
应城市现已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路、空运并举的十分便利的交通网络,汉渝铁路穿境而过,铁路省46㎞,东南方向距武汉市经济圈88㎞,交通区位四通八达。
2、资源优势
2.1人口资源
该市户籍人口65.81万人,其它在应入住人口约为2.3万,全市总人口接近68万。68万人口分布在17个乡镇机构(10镇、5办事处、1开发区、1良种场),417个行政村;乡村人口59.89万人,农业人口51.88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35.14万人,其中农村转移人口和城镇在外务工人口近11万,人口分布均匀,劳动力资源丰富。
2.2土地资源
该市境东西宽4,南北长45,总面积1103.3平方公里。143.62万亩,耕地面积57.24万亩,旱岗地12.8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2亩,人均土地布局合理,土地资源优势明显。
2.3林业资源
该市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10.2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12万亩,木材林4.84万亩,速生丰产林1.79万亩,经济林和防护林1.26万亩;森林和绿化面积覆盖我是行政板块9%,人均森林和绿化面积0.07亩,森林、绿化布局合理,林业资源优势较为明显。
2.4水面资源
该市有大中型水库和湖泊15处,其中较大的大型水库有7处,东汊湖、西汊湖、龙赛湖、杨家蟹、老观湖、鱼子河、短港水库,水域总面积17.70万亩,水域面积辽阔,人均水面0.1亩,水体环境良好,水面资源优势极为突出。
3、三农现状
3.1粮食和料油介绍
该市粮食总产值24.98亿元,粮食年产量34.31万吨,油料作物产量2.88万吨。粮油作物种植主要分布全市17个乡镇,其中有9个乡镇以水稻为主产区,田店、杨河、城北、三合、杨岭、陈河、郎君、东马坊、汤池,粮食人均经济收入中等偏下,导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各乡镇存在着局部抛荒耕地。
3.2小麦和棉花介绍
该市小麦3万吨,棉花产量0.57万吨。以小麦和棉花种植主产区有5个乡镇,义河、黄滩、天鹅、南垸。其他乡镇小麦和棉花有局种植面积。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小麦和棉花附加值较低。
3.3林业和绿化介绍
该市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10.29万亩,森林和绿化产值0.69亿元。国有林场经济林和绿化林面积5.8万亩,3家林场和2家绿化育苗场,风景树和经济林木育苗达到3000亩。各乡镇有零星种植速生林和经济林,各乡镇、街道办将城镇建设绿化和公路绿化实行多元化布局,形成每条街道和公路间种了五颜六色景观绿化带,经济林和风景树木收入丰厚,由于受土地面积制约和分散化经营难以形成产业化经济。
3.4经济作物介绍
该市经济作物种植大约4万亩,总产量57.26吨,蔬菜产量55.31万吨,水果产量1.53万吨,茶叶产量354吨。蔬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城北、开发区、黄滩、四里棚。蔬菜种植大多数菜农分散经营,由于土地减少和产业布局还未实施,蔬菜种植与发展还处于传统时期;其中位于城北办事处常兴农业科技公司栽培蔬菜有集约化生产功能,但未达到附加值较高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化市场效益;其中我市经济作物(果茶)在田店、三合、杨河、汤池,经济作物价值是农民增收入主要渠道,由于缺乏政策扶持、项目投资、科技帮扶,营运模式品牌战略等诸多原因,使经济作物面积不断萎缩,使企业和农户发展产值提升缓慢,同时受土地制约、劳动力影响和错误经营方式,难以形成集约化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D-L∕T 1100.2-2013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2部分:基于局域网的精确时间同步.docx VIP
- 标准图集-03SG610-1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pdf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最新版课件.pptx VIP
- 22G815 建筑结构抗浮锚杆.pdf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疏浚工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docx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模板(算法产品提交复审材料之一).pdf VIP
- 机械加工工时定额时间标准(补充版).doc VIP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全册).pptx VIP
- 22G815 建筑结构抗浮锚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