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高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单选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跻(jī)身 敷(fū)衍 媲(pì)美 饿殍(piǎo)遍野 B.娉(pīng)婷 寒碜(chen) 谙(ān)熟 提纲挈(xié)领 C.震慑(shè) 服膺(yīng) 鞭挞(tà) 踽踽(yǔ)独行 D.炫(xuàn)耀 逮(děi)捕 缜(zhěn)密 栉(zhì)风沐雨 【答案A 【解析答案B 【解析A.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B.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C.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D.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图书馆不是游乐场,不能任由孩子玩闹,家长也应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但孩子进入图书馆不是为了玩闹,只是他们情绪不容易控制罢了,不能因此就一拒了之。 B.无证驾驶事件后,孙杨尽管及时致歉且言辞恳切,但是把过错归咎十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把法律意识淡薄又归因于训练繁忙,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C.“(乘客)长相变化太大的,车站可以拒绝其进站。”昨天,记者走进车站工作人员的培训现场,提前打探到成都实名制车票检票、销售的流程及其相关细则规定。 D.可悲的是,无沦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不能改变那种毫无表情地相爱,毫无表情地相处,一生都沉溺在某种僵局里。 【答案】A 【解析】B项属于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C项属于语序不当,应为“销售、检票的流程”;D项属于成分残缺,“僵局里”后加“的状态”。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评“抗日神剧”:暴力夸张罔顾公共理性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但毕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