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乌干达生活,感悟—回国才是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年乌干达生活,感悟—回国才是对

两年乌干达生活,感悟—回国才是对 第1节 日期:2009-10-1810:10:00 在乌干达呆了两年。写了一点点东西,回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没有什么文采,都是直来直去的。希望大家喜欢…… 作为我个人来说对乌干达是已经麻木了,可能是呆的时间太久的缘故,每天重复着简单的生活,也没有出去走走,去感悟非洲,就觉得没有什么神秘感,也没有什么值得可说的。如果朋友真的想知道,我就说说我眼里看到的小小乌干达。 第一感觉“臭”,这是我从下飞机那一刻开始体会到的。那就是体臭,那种臭比狐臭要强上百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厉害的可以夸张的形容“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与他共处10分钟可以窒息”,刚开始的两个星期对这种味道排斥,鼻子不舒服,根本就没有食欲,现在已经慢慢的适应了,但是偶尔店里来了一个奇臭的还是会呼吸困难。另外一种臭来自他们行为,黑人很爱美,特别是女性,稍微有点经济来源的,就会给自己喷上香水,可想而知,那种廉价的香水加上体臭会是什么味道。我公司有一个人特别的害怕坐飞机,倒不是因为怕坠机意外什么的,就是怕那种密闭空间里的气味,因为他有鼻炎,只要一闻到马上发作,让他苦不堪言。呵呵。 还有一种奇怪的臭味来自他们的食物。我不太清楚他们是怎么烹饪食物的,我看到大部分的食物会用到香蕉叶,也不知道是把香蕉叶当作器皿盛烧好了的食物还是用香蕉叶包好了食物再烧,我个人认为烧过的香蕉叶其臭无比,看他们吃的津津有味,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就叫各有所好吧。 另外还有一种味道每天都闻的到,那就是汽车尾气,这里基本上80%的二手车,有一大部分都是在国内来说是报废车,开在路上,基本上都是墨鱼,要么黑烟滚滚,要么白烟冒冒。我们的店在市中心最最繁华的街道上,尾气时刻都弥漫着,我估计我现在的肺是黑色的。郁闷。 弄成直播吧…… 日期:2009-10-1810:15:47 再补充一点会不会好点呢…… 第二就是“死”,这个话题似乎有点沉重。呵呵。我印象中这里的黑人是禁不起病的,特别是穷人,只要一生病,大多就是死亡,死亡率最高的病应该就是艾滋与疟疾了。我所在的一个小小的店里接触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常常都能听到死亡的噩耗。店里的小工四个,不是听他说家里死了弟弟就是听另外一个人说家里死了妈,常常都有小工因死人请假的情况出现。 我们店里有一个女工工作时间不长,因为家里死人不知道请了几次假了。第一次说是他的一个叔叔,因为艾滋死的。问他死的时候几岁,她说“很老很老了,是个muzeyi(muzeyi在这里是称呼上了年纪的人)”39岁。”这里的人上了30应该算是老人了吧,因为大多活不过50。说到艾滋我觉得挺奇怪的,我们店面门口就有一个30来岁的女人,每天摆一个小摊放一部公用电话供行人使用来维持生计,有一天不来了,换了她的妹妹,说是死掉了,因为艾滋。可是我们居然一点都没有看出来有什么症状还以为她是一个健康的人呢。生命真的真的是转瞬即逝,不过也难怪,这个国家超过50%的人都是艾滋病毒携带着,说死就死也是正常的。 日期:2009-10-1810:17:44 我家女工的第二次请假是因为他的亲弟弟车祸死亡,说是面目全非,反正形容的挺恐怖的。这里因为车祸死亡那是太正常了,高低不平的道路,很冲直撞的小巴,见缝插针的摩托,总之只要上路就有危险相伴。我们有私家车的还好一点,出门碰到的问题最多就是堵车,有时候一堵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夸张到本来不堵车十来分钟能到的,居然堵了5,6个小时。也有的有车族常常有车祸光顾,有一次我与朋友的车同时从家里出来,前后不差几米,他就在后面被一辆大型货车给撞了,左侧车门几乎面目全非,玻璃锁全坏了,门也扁了。还好没有人员伤亡。这样的车祸还是在堵车时他的车辆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这里的交通安全意识是多么的低下。结果这起事故的处理结果是我们自认倒霉,自掏腰包,黑人的车扬长而去,谁让他的车挂着政府牌照呢?不过能这样处理已经不错了,真的要是按“正常”程序走,上庭什么的,我们还不知道要掏多少的小费呢。唉!无奈的非洲中国人!有车族无奈,没车族更无奈,他们的交通工具要么是又臭又挤的小巴士要么就是摩托车了,这两样东西在乌干达最多了,随处可见,时时刻刻都在表演生死速递。这两样我都坐过,小巴相对安全点,味道就难闻点。至于摩托车,无论我再怎么叮嘱他们开的慢点,结果都是在车辆之间穿插抢位。每次都是惊心动魄。没有出什么事情,我真的是庆幸了。不过不是人人都像我这么幸运的,黑人就不用说了,可怜的是中国人也难逃厄运,去年就因车祸死了一个。摩托车坐的频繁的,多多少少都出过车祸。在这里只能祝愿大家好运了。 日期:2009-10-1810:18:45 第三次她家里人死亡应该就是因为疟疾了,疟疾在这里真的很猖獗,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