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判断的逻辑知识》
逻辑分析 无功就是有过 有人梦中到了阴府,看见一个官员在阎王跟前,自称生时为官如何清正廉洁,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清水。阎王笑了笑说:“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也不用喝岂不是更胜于你?”官员答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吧?”阎王又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对某狱某狱因避嫌疑而不言,对某事某事因怕麻烦而不办,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有过呵!”此官员无地自容,无言以答。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第一节 判断概述 一、判断及其特征 二、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三、判断的种类 逻辑趣闻 名落孙山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同乡一听,心知肚明,点了点头说:“知道了”。 从此以后,就用“名落孙山”来表示没有考取。 ——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 逻辑趣闻 巧嘴媒婆的故事 有媒人给一对男女说媒。她对女的说:“这个男的过日子是一把好手。”然后媒人又对男的说:“这个女的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嘴不严。”男的认为“好翻点闲话”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于是两人都同意相亲。相亲时,男的倒背一只手,女的则拿手帕捂着嘴羞羞答答。双方都满意。然而入洞房后才知道女方是个豁唇(俗称兔嘴),男方的一只手有残疾。 两人都十分气愤,去找媒人要个“说法”。媒人却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早就告诉你们了,一个是‘一把好手’,一个是‘有点嘴不严’。并且你们也经过相亲同意了,怎么现在找起我的麻烦了?” 问:这个故事包含什么逻辑道理? 逻辑趣闻 酒樽与兽子 从前有个财主得到了一件样子很古怪的铜质容器,它的外形像一匹马,马背上开口。 “假行家”说:“这个东西叫‘酒樽’,是古人盛酒用的,是无价之宝。” 书生说:“这个铜器不是酒壶,而是古代女人用的尿壶,它的名字叫‘兽子’。” 所谓直言判断主项、谓项的周延性是指,一个判断对它的主项或谓项外延的断定情况。 如果一个判断确定地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其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如果一个判断没有确定地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其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确定”,即没有例外。 关于周延性几点说明: 一个脱离了具体判断的孤立的概念,无所谓周延不周延。 要把判断对概念外延的不同断定情况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区分开来。 周延性是直言判断在量的方面的基本逻辑特性。 直言判断真假的判定 直言判断实际上就是断定了主项S与谓项P的外延关系,若S与P的外延关系与客观情况一致,该判断为真,否则,即为假。 因此可以说,一个性质判断的真或假,取决于S、P的外延关系。 A、E、I、O判断真假情况图表 练一练 分析下列判断的真假 1.所有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 2.所有唯物主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逻辑方阵的具体应用 逻辑方阵中,因为矛盾关系是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反对关系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下反对关系是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因此,在应试时遇到已知条件中只有一真,只有一假,或只有二真,只有二假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分析已知的判断中是否有上述关系的判断,由此入手,进行问题的分析。 【思维训练题】 1.下述三句均真,试回答S与P的外延关系。 (1)有S是P (2)有S不是P (3)有P不是S 2.下述三句中一真二假,试回答S与P的外延关系。 (1)有P是S (2)有S不是P (3)有P不是S 3.证明题:设A表示判断“所有精通逻辑的都精通英语”,B表示判断“所有精通英语的不精通数学”,C表示判断“有些精通数学的是精通逻辑的”。 试证明若A与B均真,则C假。 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北京2008-35 有一个岛上住着两种人,一种是说真话的人,一种 是说假话的人。一天,一个人去岛上旅游,遇到甲、乙、 丙三个岛上居民,便问起他们谁是说真话的人,谁是说假 话的人,甲说:“乙和丙都是说假话的人。”乙说:“我是 说真话的人。”丙说:“乙是说假话的人。” 这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行中鸟击的危害与防范(共48张PPT).ppt VIP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先辈伟人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5.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3.pdf VIP
- 医疗文书书写及规范.ppt VIP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追寻伟人足迹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合力CPCD35-KU5Y4G3 叉车零件图册l.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2.pdf VIP
- 课前小游戏-看字说颜色(必须wps打开).pptx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