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10.1-199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双层PDF.pdfVIP

HJT10.1-199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双层PDF.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 目 HJ/T 10.1-1995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ulation guidelines for standard content and forma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s (tables) for 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facilities 说 明 1. 为了加强核技术应用中的辐射环境管理,防止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6) 国环字第003号),《放射环境管理办 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3号)和《辐射防护规定》(GB 8703—88) 制定本导则 。 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一切从事核技术应用(包括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密封源或射线装置)的 单位和个人(包括三资企业)都必须遵守本导则。 3.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环境保护 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地(区)、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助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核技术应 用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4 . 生产或操作放射性同位素的等效操作量相当于甲、乙级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的,以及在野外进 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均应按照本导则要求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凡同位素等效操作量低于乙级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要填报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仪器和装置配带的密封型放射源,活 1 3 13 度《7.4 X 10 B q (2000Ci) 的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活度大于7.4 X 10 Bq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活度大 于3. 7 X 1 01 1 B q (10Ci)裸源编报报告书,其余填报报告表 。 对于中子发生器、中子产额10 10n/s的中子管以及活度3.7X10 11Bq (10Ci) 的放射性中子源均编 报环境影响报告书,产额小于1010n /s 的中子管及活度小于3.7X1 0 11Bq(10Ci) 的放射性中子源均填报报 告表。 凡用来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加速器和能量30 MeV 的重粒子加速器要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其它 射线装置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 5. 所有含核技术应用的建设项目,在立项、投产(或运行)和退役阶段必须编报(或填报)环境影 响报告书(表),它们需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设计、建设、投产 (或运 行)和退役。 6.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由建设单位或个人委托有评价证书的单位和专业人员编制, 并由建设单位报所在地的县、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签章)或签署意见,连同应用 单位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一并报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7. 特殊性质或跨省项目或有争议的核技术应用类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交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批。 8. 核技术应用项目试运行三个月后,建设单位向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申请验收,环境保护部门就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三废处理设施、放射性废弃物实际排放量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09-04批准 1996-03-01�� 424 , 最终去向、工作场所周围环境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 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表时应附项目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图,图的范围一般以项目为中心半径200 m (以 明问题为准)。 HJ/T 10.1-1995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Hitter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