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8《马说》教学课件2-语文版
师:课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韩愈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说“马”吗?生师:不是。 文章以千里马比喻人才,而伯乐则是比作能赏识人才的人(圣明的君王) 结合背景来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祗辱干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 ? 在本文中韩愈借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阐述“人才”的问题。 ⑴、千里马:日行千里的良马。(本文指人才) ⑵、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⑶、辱:辱没。 ⑷、骈:一同。 ⑸、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⑹、称:著称。 【而:可是,但是。 故:因此,所以。 于:在。 之:的。 以:凭借。 虽:即使。】 ⑺、一食:吃一顿。 ⑻、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⑼、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⑽、等:等同。 ⑾、常:普通的。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是:这种,这样。 能:A、能够;B能力。 安:怎么。】 ?⑿、策:用鞭子打。 ⒀、道;正确的方法。 ⒁、尽:竭尽。 ⒂、材:通“才”,才能。 ⒃、鸣:鸣叫。 ⒄、通:通晓。 ⒅、执:拿着。 ⒆、临:面对。 ⒇、知:识别、了解。 【之:代词。 以:按照。 其:A、难道。(反问语气词)B、他们(代词)】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意思是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得”,意思是能。“安”:疑问代词,意思是怎么。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意思是用鞭子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补充:“马之千里者”:意思是千里马。“千里者”是者字结构,意思是(一天能够跑)千里的。在“千里者”与“马”之间插入助词“之”,就构成了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即“马”是中心语,“千里者”修饰“马”,是“马”的定语后置。这么处理是为了强调“千里马”。 * 韩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 。 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作者简介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至十六年间(795—800),其实,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对埋没人才强烈不满,并加以揭露和抨击。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背 景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可以先叙后说,也可夹叙夹议。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往往是托物寓意。我们学习过的说体文章有:周敦颐的《爱莲说》等。 说 祗 zh? 骈 pián 槽枥 cáo lì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石 dàn 读 准 字 音 shí sì sì 邪 见 xiàn yé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教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df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综合讲练(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df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1-10检测卷+期中、期末检测卷(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df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单元综合测试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ection A(3a-4c)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ection B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ection B(2a-2d)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学案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ection A(1a-2d)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测试题(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