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二)总复习考点检测(十五)(含详解)-新人教版.docVIP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二)总复习考点检测(十五)(含详解)-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二)总复习考点检测(十五)(含详解)-新人教版

考点检测(十五) 古典诗歌鉴赏(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苏州至望亭驿有作 李嘉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南浦菰蒲①覆白注:①菰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俗称“茭白”。②长洲苑:古苏州的一大胜境,始建于吴,可与西汉的上林苑并论,屡遭战火劫难。 (1)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此诗云:“此舟行纪事之作,通篇只写得‘不见人’三字。”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见人”三字贯串于本诗的前三联写景之中:水路全被菰蒲、白覆盖,少有舟行;东吴的百姓都去打仗了,野外的棠花孤独地盛开,无人欣赏;江燕归来屋中无人;客人经过不见有人送迎;田野荒芜不见有人耕种。 (2)作者通过对眼前满目惨淡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带给老百姓的深重灾难的忧虑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喜春来·金华客舍 张可久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 (1)前两句在小令中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意象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前两句描写春天的景象:落红轻飘,细雨濛濛,苔径苍苍;飞絮袅袅,柳丝摇曳,东风阵阵送暖,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2)“清明”时分,本来应在家乡与亲朋好友共度,但诗人却成了他乡异客,不免增添了悲愁。杜鹃声声,有“催归”之意,思归之情与伤春之情交织,抒发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明代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前调·阊门①夜泊 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 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注:(1)作者在曲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首曲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乌鸦哀啼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诗人表达的感情是:羁旅之愁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 (2)内容上:张继诗写的是半夜不眠;这首曲写的是从人定到拂晓,似乎都难以入眠,时间跨度长。手法上:张继诗纯写羁旅愁怀,融情于景,情随景生;此曲结尾以喜悦反衬夜里的愁闷孤寂,有振起全篇之势。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词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