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职业院校物联网教学现状及对策.doc

浅谈我国职业院校物联网教学现状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我国职业院校物联网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职业院校物联网教学现状及对策1、我国各地物联网发展现状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代表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推动信息网络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于加快十二五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建设智慧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抢占新一轮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目前,全国有逾90%的省份已将物联网作为支柱产业,且近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涉足物联网产业园的发展。 建设和培养一支能满足一线物联网相关产业用人需求,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应成为我们各地职业教育院校的使命。下面对职业院校在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2、我国职业院校物联网教学现状 2.1 无师资 师资需要“从零开始”有着现实的原因。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电子、计算机、测控、通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以往高校精于此的科研人才较少。交叉学科教育的要点是少而精,尤其从业者数量,也就是教师、学生数量,毕竟是一个小众的研究领域。当小众被外力强行升级为基础教育时,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师资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随着物联网专业被高校、社会持续“热炒”,师资匮乏可能成为长期现象,这又将反制物联网专业的发展,使其有形无神,虚有其表。目前从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借调”老师成为通行做法,人事档案还留在原处。 2.2 无设备 除了师资等软实力外,物联网硬件几乎也是从零开始,物联网不同于其他的基础技术,它更像是一个系统,实际动手搭建物联网系统中的收获,远比在实验室冥思苦想要有价值的多。而物联网研究中的核心部件RFID,目前国内只有清华、上海交大等几所高校具备,其他许多所高校都要从临时外部引进。比如无人驾公交、智能电网等,要想在学校里组建这样一个物联网试点,实非易事。实验室中培养出的物联网人才,很有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基础知识不错,应用能力却一塌糊涂,因为高校中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练功房”。 2.3 无教材 相比教学所需要的资源,教材的状况稍好,但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自从国内由张成海、张铎编著的《物联网与产品电子代码(EPG)》第一本物联网教材问世至今,都还处在教学实践的检验阶段。物联网的教材凤毛麟角,选择的余地非常小――登陆当当网搜索关键字“物联网教材”,竟然只有三十九个不同的搜索结果,还包括一些同类可以替换的教材,这能支撑起一个专业吗?一般认为,高校专业是“课程的集合”,如果连课程的基石――教材和师资都如此捉襟见肘,学生从中又能学到多少呢? 2.4 无明确的就业岗位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从2010年起各地高校相继开设了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第一届物联网专业学生还在接受教育中,开展物联网电子通信等各类企业主体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还处在探索中。 3、校企合作是可行之道 毫无疑问,物联网会带来相当的便利和巨大的市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职业院校在发展物联网专业面对上述“四无”时,一时还无法摆脱困窘。而企业又如何呢,怎样才能又好又快地招到适应岗位需求的物联网人才呢?唯一稳定可靠来源就是每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而面对职业院校当前现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真正适应企业岗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吗? 2011年5月19日,由教育部批复的西南片区唯一的“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和“全国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实训基地”正式落户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这在重庆无异是炸响了一个重磅炸弹――当普通高校还在为专业设置、师资等难题而苦苦纠结时,作为在重庆市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却迈出了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第一步。 3.1 教学一体化搭起校企对接桥梁 作为职业院校,基础都比较薄弱,师资和硬件投入与学生对实训资源的需求存在严重不足,为了实现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专业能力目标培养需求,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合作,互为基地,即企业是学校师资、学生的培训基地;学校是企业技术、技能人员的培训基地。“互为基地,相互培训”的这种模式,既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也丰富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和企业距离拉近,资源互补,达到了双赢,大大促进了技能人才的培养。 3.2 实行定单培养,解决物联网高技能人才短缺局面 积极与企业联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单培养”。由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奖学金,校企共同制订课程计划,共同组织实施,使教学实现高起点,高要求,针对性强的特点。同时企业将所需产品信息共享给相关任课教师,供学生观摩、实作,并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对学生直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