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docVIP

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

湖州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研究关键词 中医外科 外用中药 特色分析 湖州潘氏外科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中医院,成立于1957年10月,为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我院中医外科,汇集了以已故省首批名老中医潘春林为代表的已历百数十年历史的“曲溪湾潘氏外科”等多家外科流派的精华,沿用外科外用药80余种,多系老中医根据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其中青云散曾列入1988年版《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疔疽软膏1990年在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上荣获“神农杯”优秀奖。1994年尚有注册备案外用药73种用于临床,功效显著。2005年版《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收入青黄散、疔疽软膏等10个品种。浙江省卫生厅曾委托湖州市中医院为全省举办“中医外科”、“中医外用药制剂”等5期进修班,以推广应用其宝贵理论和实践经验。2008年5月湖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外用药是其主要特色之一。笔者主要从中药的角度,对我院中医外科自制外用药特色作了初步分析,供大家参考。 1 基本情况? 根据我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制剂资料,并结合《潘春林医案》、《杨泳仙医案》二书附方,共统计81种方药,以丹散为主,另有软膏、酊剂、药线(条剂)等剂型。处方中最少1味,如芙蓉散用于痈疽疔毒阳证,猩红漫肿疼痛者,只用一味木芙蓉叶。最多16味,为用于有头疽、疔疮等腐烂不止之际时的黑虎夺命丹。其中1~3味42方,占51.9%,4~6味25方,占30.9%,7~9味9方,占11.1%,10味及以上5方,占6.2%,平均每方4.2%味。共用中药109种,其中植物药50种(含树脂4种、植物油2种),使用88次;动物药14种,使用35次;矿物药37种,使用151次;冰片、青黛等其他类药8种,使用57次。使用最多的是冰片,有34方,占42%,其他依次是石膏(生、煅)27方,雄黄14方,朱砂13方,炉甘石10方,广丹10方,大黄8方,青黛8方,乳香8方,有73种中药只使用1~2次。从组方中可以看出,我院外科外用药中,方内药物品种较少,组方简要;使用中药相对集中,以矿物药及冰片、青黛等其他类药为主,动植物药使用较少,具有明显特征。 2 特色分析 2.1 选料精细,炮制独特: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成药的疗效,故对原料选择十分严格,如冰片只用梅片,青黛水飞以去除石灰杂质,广丹、寒水石、雄黄有时也要水飞。朱砂水飞则更为讲究,先将天然朱砂研成细粉,加水研成糊状,继续研至无声为度,然后水飞3次,存余研不细的粗末杂质去之不用,与《本草纲目》:“今法惟取好砂研末,以清水飞3次用,其末砂多杂石末铁屑,不堪入药”相符。许多药的炮制独具特色,如口疮散中灯草炭(元丹)的炮制,灯草炭通常用扣锅煅法,我院用青竹一节,将灯心草浸潮塞入竹筒内并敲结实,隔以竹片,湿草纸塞紧封口,埋于热炭灰火中3~4小时,至竹节成红色炭,取出,湿草纸熄灭炭火,分离即得。该法与清《本草述》“灯心最难成炭,一烧即过,要能得炭,必紧扎作一把,令坚实塞入罐内,固济煅之,罐红为度,待冷取出,方有存性黑炭。”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煅月石(炒硼砂),通常将米粒大小生月石,置锅内炒至发泡,取出放凉研细。我院将月石粉碎成细粉,铁锅烧热后薄薄撒上一层月石粉,用文火煅煮,不需翻动,任其起泡使水汽逸出,至肿大无声呈乳白色为度,再用锅铲翻炒几下,取出放凉研细,这样煅炒较常规法更为彻底。瘰疠散等方中,制甘石以黄连、黄芩、大黄、防风、羌活、荆芥、赤芍、甘草等8味之药液煅制,与一般三黄汤(黄连、黄芩、黄柏)制、黄连水制或清水煅淬有所不同。其他象西瓜霜、砒枣散的炮制,也颇具特色。至于清炒也须特别注意火候,如斑蝥须炒以减去毒性,缓和其因太嫩,掺在疮口上时刺激大,且要大小分开炒,嫩者还需要捡出重炒,研细粉末应呈黑色;全蝎尾足与蝎身分开炒,炒至焦黑,研细粉末应呈褐黑色;蜈蚣炒时先剪成寸长,再文火炒至外层焦黑,研细粉末应呈黑色为度。 2.2 制备特色:如多数丹散的制备,先按方中要求将各药分别炮制、粉碎成规定细度的粉末备用,临配制时按方中称准各药量,放入瓷盆中,按一定顺序加入配研混匀,与通常药材先混合,再一起粉碎混匀不同。其他软膏、油膏、硬膏也有所差别。对于药物粉碎度,也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如咽喉部吹药规定过120~140目,大部分散剂过100~120目。现代药剂学表明,药物粉碎程度高,药物的表面积增大,有利于药物的溶解与吸收,从而提高疗效。但根据老中医经验,某些散剂过细将不利于疮口脓水的排出,如青黄散,用于湿毒、湿疹糜烂之稠水滋漫,只要求过80目。对混合程度,有些也有特殊要求,如十面埋伏散的配制,为确保疗效,老药工以研至药物粉末粘上杵棒底端为指标,该现象老药工不能解释,据笔者分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