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人力量――互联网在中国.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聚人力量――互联网在中国

网聚人力量――互联网在中国早在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出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连接美国的4所大学。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协议(网络通讯协议)的诞生。然而,在中国,互联网的起步比美国、欧洲晚了许多。1987年9月14日,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纳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建成一个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20日向德国成功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为“Across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 十几年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互联网神话。时至2009年,中国互联网已经取得了令全球关注的成绩。不但在用户规模、网上信息资源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在互联网产业规模、吸引外资等方面也熠熠生辉,不断有互联网企业的上市在震撼着世界,使世界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互联网的力量。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网络基础资源突飞猛进 互联网基础资源不仅包括网民、IP地址、域名、网站、网页、国际出口带宽等软资源,还包括网络设备、光缆线路长度等硬资源,它是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评测因素。 1997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当时我国上网用户数仅为62万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38亿人,上网普及率达到25.5%。其中宽带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止2009年6月,已有3.2亿网民使用宽带访问互联网,占整体网民总数的94.3%。 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其他基础资源,像域名数、IP地址数、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等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日新月异的成绩的同时,我国域名产业也逐渐形成规模,发挥了坚强有力的支撑作用。CN域名作为后起之秀,其发展令世界瞩目。1997年,中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仅为4066个,截至2009年6月中国大陆的域名总数为1626万个,其中近八成是CN下域名。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三大盛会纷纷换用CN域名。cN域名以其占绝对优势的注册量和应用率,成为国内主流域名,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推动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目前主流应用是IPv4。2003年,我国大陆IPv4地址总数为3208.4万个,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陆IPv4地址总数为2.05亿个,占全球IPv4地址数量的7.5%,位居全世界第二。 带宽与速度密切相关,带宽越宽,访问网站的速度就越快。中国国际出口带宽衡量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互联网连接的能力。目前我国网络应用日趋丰富,音视频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网络带宽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网民在网络应用方面的不断深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997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25.408Mb/s(兆位/秒)。时至今日,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已经达到747541.4Mb/s(兆位/秒)。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净增99.1万千米,达到676.8万千米。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净增2388.8万个,达到10928.1万个。2008年我国电信网的通信能力快速提升,带动了我国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手机上网异军突起 中国的手机普及率逐年提高,移动互联网极有可能在规模上超越传统互联网。截止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半年内增长了32.1%,达到1.5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6%,手机网民占总体互联网网民的比例提升6.5%。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 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上网更多地吸引了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使用,其在10~29岁上的分布更为集中。在用户行为发展方面,用户上网频率逐步提高,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到34%。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补充信息获取与沟通的工具。 目前有71.5%的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聊天功能。是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手机搜索和在线收听/下载音乐使用率分别为26.2%,25.8%,组成手机上网应用的第二梯队。而手机网游、手机邮件、社区及博客等的使用比例较低。 随着3G应用开始全面推广,更富有中国特色,也更符合中国普通百姓应用模式的移动互联网将改变传统互联网的固有模式,带来更多超乎我们历史经验的新变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