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关键词解释及例题分析.docVIP

高考历史复习-关键词解释及例题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复习-关键词解释及例题分析

高考历史复习——关键词解释及例题分析 选择题如何得高分? 1.最佳(程度)选择题 【特点】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要、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方法】 (1)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然后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    (2)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果几项都正确,看哪一个外延最大。 【例题】 2.因果选择题 【特点】 1.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2.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 3.命题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 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 “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解题思路】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和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引领人类进 入科学时代。 B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对上帝造人说提出挑战; D伽利略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的正确性, 三者均动摇神学权威。 C符合题意。   【例题】 (2008·广东单科)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5.排序选择题 【解题思路】 ①项是在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喊的口号;②是节选 在保卫黄河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广为传播的口号; ③是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军民自发掀 起抗击日军时喊的口号,是在台湾保卫战时期; ④是在五四运动时期;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6.组合选择题 练一练 王莽说:“秦为王道,残灭诸侯以为郡县,欲擅天下 之利,故二世而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王莽认 为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是秦灭亡的原因②此观点揭 示了秦亡的基本原因,是正确的③此观点混淆了现象与 本质的关系,是错误的 ④郡县制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例题】 (2009·山东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卷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 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①“两弹一星” ②青藏铁路 ③大庆油田 ④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比较选择题 【解题思路】 此题实际要求我们比较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四个阶段发展速度, 其中1896-1911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的第二个阶段。 【例题】(2009·广东单科)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 具有代表性。 1875-1895、1896-1911、1912-1913、 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 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 B.3个 C.2.5个 D.0.55个 8.新情景新材料选择题 【解题思路】 此题要求考生判断材料提供的情景是否史实。 A项屈原投江是在端午时期,不可能夜晚圆月高悬; B项《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 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而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C项金田起义在1851年,而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 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南昌起义是八月,江淮地区梅雨是五六月。 【例题】 (2009·山东高考综合能力测试) 下列对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的描述准确的是 A.圆月高悬的夜晚,伟大文学家屈原投汨罗江而亡 B.张骞出使西域时,友人弹奏《阳关三叠》以表达惜别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