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语言特点相似性比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谚语语言特点相似性比较

英汉谚语语言特点相似性比较【摘要】分析了英汉谚语在语音、语法和语义方面的相似之处,揭示了两种谚语各自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质,以期有助于英汉谚语本质的把握,有助于谚语的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英汉谚语;语言特点;相似性 习语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熟语、俚语和歇后语,具有很特殊的结构和丰富内涵。由于同一个物质世界的共同性,社会发展的相似性,人类思维和情感的共通性,给不同文化和语言带来了融合性,英汉语谚语在语言特点上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一、英汉谚语语音特点比较 1.重复。英汉两种谚语在语音上有一种相同的表现形式,即重复。 ① 英语例句。Whats done is done. 在这条谚语中,“done”重复,表示覆水难收。 ② 汉语例句。俭吃有利,俭穿有心。 在这条谚语中,“俭”重复,表示节俭有好处。 2.韵律 ① 汉语谚语的语音要求 在汉语中,谚语语音和谐动听,体现在平仄,对仗和押韵上。 (1) 平仄。例如: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深。 这个例子的平仄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这样的韵律形式十分便于传诵和记忆。 (2) 对仗。例如:人要脸,树要皮。话多不甜,胶多不粘。 以上这两条谚语都有相同的句子结构,表达了相关或相似的内容。 (3) 押韵。例如:烂泥糊不上墙,朽木当不了梁。 这个例句中,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末尾的词有相同的韵母[ang],两个子句押韵很工整。 在汉语中,不仅有押韵,音节数对应,平仄调对应等方法,还有很多合成词可形成新的语音手段,如双声、叠韵。 ② 英语谚语的语音特点 因为英语是非声调语言,英语中没有汉语中常用的平仄调。但英语中的轻重音可以产生“格”,如有“抑扬格”(轻重)、抑抑扬格(轻轻重)、扬抑格(重轻)等。由于英语中元音后面的部分比较复杂,所以,除了押韵外,还有音节的重复,包括头韵,腹韵,音节尾的和尾韵。 (1) 头韵。例如:Look before you leap. 例句中,单词 “look”和“leap” 都含有辅音发音[l],构成头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2) 腹韵。例如:,Love me, love my dog. 例句中,元音[]出现重复,是腹韵形式的体现。 (3) 尾韵。例如:Haste makes waste. 以上例句主要体现了尾韵形式,子句末尾都含有发音相同的单词组合-st,构成押韵。 二、英汉谚语语法结构比较 1.简明的语法结构 谚语在语法上一般结构简明。英汉谚语主要采用省略手段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 ① 汉语例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例句中省略了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因为”,常规句序应该是“因为别人为我着想,所以我也应该为别人着想”。 ② 英语例句。Other days, other ways. 例句中省略了动词 “are”,常规句序应该是“Other days are other ways”,意思是“时过境迁”。 2.对比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许多这样的谚语,它们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似结构的分句,却表达相反的意义。 ① 汉语例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例句中“祸”和“福”的相互依存关系形成对比。 ② 英语例句。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例句中人的因素与上天的因素形成对比,译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英汉谚语语义的比较 1.明喻或暗喻 ① 以相同或相似的本体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 例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A leopard never changes his spots.) 该例子在中国文化里的含义和英语中的含义是可以对应的,表明英汉两个民族的人民在相似经历中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虽然表达方式和选取形象不同,却能表达同样的内涵,达到了异曲同工之美。 ② 以相同或相似的本体表达不同的喻义。 例如:亡羊补牢(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这条谚语在英语和汉语语言中使用的是相似的本体,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中却有不同的喻意。英语中的喻意是“损失已经造成,再采取弥补措施已经没有意义了”;而汉语中这个成语则强调蒙受损后,想办法补救,还来得及。 ③ 以不同的本体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 例如: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 but sure.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这个例句中,汉语采用“上天”和“网”作为本体,而英语采用“mills””和“god”作本体,但是表达的喻意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