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短波辐射.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阳短波辐射

人造硫酸鹽懸浮微粒含量的分布圖 結論1 溫室氣體的影響長遠而且是全球性的,懸浮微粒的影響則是短暫而且是區域性的。人造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在許多地區因為懸浮微粒的冷卻效應,可能被低估了。在此種情況下,出現了一種吊詭的可能性。假設人類立即停止燃燒化石燃料,懸浮微粒含量將立即下降至自然含量,它的冷卻效應也將停止作用;而以往遺留下來的人造溫室氣體仍舊繼續發揮其溫室效應,暖化地球。在此種情況下,我們無法排除地球暖化反而加劇的可能性。 科學家不僅不確定懸浮微粒輻射作用量的大小,更不確定它對氣候的淨效應。即使,溫室氣體的溫室效應恰好與懸浮微粒的冷卻效應平衡,淨輻射作用量為零。它們對氣候是否就毫無影響﹖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氣候的運作並不取決於全球淨輻射量的大小。任一地區,因為能量不平衡產生的擾動都可能影響全球氣候。譬如,青康藏高原在夏季是北半球的一個大熱源,它的影響遍及世界各地。同樣的,任何一個區域內的懸浮微粒冷卻效應所引發的大氣擾動,也可能影響到其他地區的氣候。 結論2 科學家懷疑近百年來全球平均溫度的上升與溫室氣體含量增加有關。理論上,這當然是可能發生的。但是,若從嚴謹的科學角度看,我們可以輕易發現許多令人迷惑之處。譬如,本章中提到的懸浮微粒的冷卻作用,它到底有多強﹖淨效應為何﹖又如,如果比較18世紀以來的溫室氣體含量與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曲線,我們發現兩者雖然大趨勢類似,卻有許多不一致的細節。比如,工業革命以後,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就快速增加,但是為何溫度在19世紀末才明顯上升?小冰期這一自然的氣候變遷有何影響﹖又如,1950年代以來,溫室氣體含量增加速率更快,但為何1950-1970年代的溫度偏低? 另外氣候是由數不清的物理過程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目前,科學界對許多問題仍不甚了解。根據衛星觀測資料,雲的輻射作用量為-17Wm-2。亦即,如果沒有雲,氣候可能更暖。雲量的些許變化所造成的輻射作用量就已經與溫室氣體的溫室效應相當( 過去100年為2.45 Wm-2)。近10年來,經由衛星觀測,科學界對雲/輻射關係的了解與日俱增,但仍有限。低雲傾向於冷卻對流層,但高雲則具增溫作用。如果二氧化碳加倍,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可能增加,那麼雲的分布會有何種變化呢﹖不同雲類的增減,對氣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影響。而雲的影響只是諸多我們不甚了解的物理過程之一。 臺北暖夜90% 臺北熱日90% 臺北日較差 * ,砂石傳送量較大 大氣不同成份氣體的輻射吸收帶 (圖片來源:Ahrens,p.38,Fig. 2.11) 氧化亞氮 甲烷 氧與臭氧 水氣 二氧化碳 大氣的所有氣體 吸收率 金星、地球、火星的大氣溫室效應 金星、地球、火星的大氣溫室效應(來源:IPCC,1990) Global Temperature distance + albedo distance only distance + albedo + greehouse 在對流層,水氣是最重要的溫室氣體! 水氣 水氣+二氧化碳 水氣+二氧化碳+臭氧 氣體分子及小的懸浮微粒 ? 氣體分子及小懸浮微粒--對波長愈短的入射波,散射愈厲害,對長波影響比較少 (Raleigh scattering) ?例如:可見光的藍色波段比紅色波段更容易被大氣層散射 藍天--當我們望向天空(本來無色),到處充滿被散射的藍光 黃昏時太陽成橘紅色--黃昏時當我門望向太陽,由於陽光中較短波長的可見光多被散射,到達我們眼睛的陽光中紅光含量最多 (以上解釋適用於晴天) “Those who have seen the green flash will never err in the matters of love.” 瑞立散射:顆粒小於可見光波長 散射強度與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 大懸浮微粒、小水滴 --大懸浮微粒、小水滴對每一波段產生均勻散射,所以天空呈現灰色 (Mie scattering) --此情況常見於天氣不好時,空氣污染嚴重時 米氏散射:顆粒大於可見光波長 淨效應? 臭氧濃度 金星的大氣溫度結構 火星的大氣溫度結構 木星的大氣溫度結構 土星的大氣溫度結構 海王星的大氣溫度結構 天王星的大氣溫度結構 實際上能量的平衡,除了輻射能量以外, 還有其他因素 地球-大氣間的能量平衡示意圖 (圖片來源:Ahrens,p.41,Fig. 2.13) 平衡狀況: 太陽短波輻射(100) 氣體吸收:16 雲吸收: 3 被空氣散射回太空: 6 被雲反射:20 被地面反射: 4 地面吸收:51 (b) 長波輻射(進入太空的量) 地面放射:21 (其中15被氣體吸收, 只有6直接進入太空) 大氣放射:38 雲放射:26 出去短波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