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记》新论——凡人与英雄一体的西施形象.pdfVIP

《浣纱记》新论——凡人与英雄一体的西施形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卷第1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1.23.No.1 2008年3月 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 Mar.20o8 《浣 纱 记》 新 论 凡人与英雄一体的西施形象 张艳萍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宁 273165) 摘 要:长期以来,西施都是作为美女或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不同的人因从不同的 立场来审视西施,所以对西施的形象也有了不同的认识。现对《浣纱记》中西施的形象进行分析,从一位普通女子的角度 来探索其凡人魅力与英雄气质。 关键词:西施;形象;凡人魅力;英雄气质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8)Ol一0022—03 自先秦以来,有关西施的文艺作品已为数不少,但是文 治斗争的需要,在作为斗争工具的价值消失后,她是一件可 人们对西施形象的历史定位却莫衷一是。 有可无的战利品,被抛弃或被赏赐给有功之臣,她和范蠡都 早在东汉袁康和吴平的《越绝书》及赵哗的《吴越春 没有摆脱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否 秋》中,西施被卷入了吴越争霸的斗争之中,具有浓厚的政 定、贬毁西施的时期。 治色彩,成了美人计的主角。此处的西施仅仅是勾践复国 总之,对于西施之美,无人不赞叹。但是一旦提及勾践、 计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夫差之间的恩怨,对于其“惑吴”的命运与结局,人们对西施 而“诗仙”李白的诗作中涉及西施的诗歌多达十几种, 的认识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从“情”的角度体悟的,认为其太 在感叹美人一去不复返的《西施》中写到:“西施越溪女,出 可惜了;有从“礼”的角度评论的,认为其可憎;也有从“理” 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 的角度分析的,认为其可叹。然而就西施形象的评价而言, 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 尤其是在《浣纱记》中,她究竟是越国靠“谋略和意志”取得 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 胜利的“陪衬”还是牺牲“贞操”和爱情而拯救国家的美人儿 还。”¨ 诗中对西施“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的结局表现 也是公婆各自有理。笔者认为,其中的西施形象达到了有史 了浓厚的同情之意,并且认为她应在诱人的自然环境里自 以来的完美程度,是具有美好品格和爱国精神的巾帼志士。 由自在地生活,而非高攀宫廷,以至于卷入吴越两国的争端 这又主要体现在她的凡人魅力与英雄气质上: 里,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反而使自己不能善终。 《浣纱记》主要讲述了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战胜 而中唐的卢注在其诗作《西施》:“惆怅兴亡兴绮罗,世 吴国、复兴越国的故事,其中穿插了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传奇。 人犹自选青娥。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在 范蠡途中与浣纱女西施相遇,一见钟情,以一缕浣纱私定终 此卢注从封建伦理观念出发,把吴国的灭亡归罪于西施,宣 身。一别三载,西施苦苦等待,没想到等来的范蠡却别有他 扬“女人祸水”、“冶容误国”的思想,这种观点则是值得商 意。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搜选美女,进上吴王,实行离间计。 榷的。 国家事体重大,岂能吝一妇人?为国舍爱,范蠡来寻喜事。 在宋元剧曲中,西施却被归为“妖类”,或对其进行贬 西施在范蠡的劝说下、“培训”下。成功地实现了美人亡国的 辱。这主要出现在南宋初董颖的大曲[道宫薄媚]《西子 计划。胜利后,范蠡和西施双双泛舟江湖,归隐而去。 词》和赵明道的《灭吴王范蠡归湖》中。而从南戏《范蠡沉 在《浣纱记》中,梁辰鱼一反前人对西施的否定看法, 西施》和杂剧《陶朱公五湖沉西施》的题目来看,可猜测出, 将西施置于一个风云变幻的政治环境之中。在故国危难、 范、西二人的命运在舞台上紧密连接在一起:范蠡或进施、 朝不保夕之际,西施的爱情之花注定要为政治的流沙所侵 或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