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境内丝绸之路生态环境的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境内丝绸之路生态环境的变化.PDF

维普资讯 1999年6月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n.1999 第29卷第嘲 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Vol_29No.3 … … … 变 (西北大学 生物学幕,陕西 西安 710069) tlil~:依据典籍、文献,研究了中国境 内丝绸之路 沿线生态环境 的变迁 认为丝路开通前 ·各地 山地 ’ 多为茂密森林所覆盖;草原除谓北及院东黄土高原外.其余地区少有开发;荒漠地区受人类活动影 响不大。丝路开通后 ,山地森林避渐从东向西减少,到清代束年减少的数量最大,使甘肃 中部地 区大 多变为光 山秃岭 ,相应河西走廊的森林也受到较大破坏.而新疆 山地 的森林受影响相对要小;陕西 和甘肃的草原地带大多垦为农 田,水土流失加剧;荒漠由于屯田 ·使一些绿洲得到发展 ·可又因为战 争和利用水资潭不当.造成河流改道或干涸。 中国 关键词:丝绸之路;兰查堑当的变化雪韭.垫垦 中圈分类号 :Q948.124 文献标识码 :A 论文编号 :1000—274x(1999)03·0250—05 新疆阿尔泰山、天 山阴坡以针叶林为主,盆地中 1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生态环境 心是沙漠 ,盆地边沿分布一些河流 、湖泊,河流两岸 多长有胡杨林.盆地周围散布着绿洲.部分绿洲开发 我国自晚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来,西部 成城镇 .开始有 了农业 。 高山隆起,基本上形成 中国的地形 、地势和气候格 局 。大量资料证明,近六七千年甚至万年 闻,我国 2 丝绸之路开通后的生态环境变化 境 内并未发生过大规模植被区域的自然更替,自有 人类历史以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总格局已定,环境 2.1 东 段 有所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从长安到陇东黄土高原一带,早 已成为农业区 汉代 以前,依司马迁的说法.陕西关中一带已 丝路开通后 .东汉到北魏停止移民.生态环境相对稳 是 “膏壤 .沃野千里”,汉中盆地也 已成为当时我国 定 唐代 以后 ,农业发展.到清代人 口迅猛增长,环境 发达的农业区域。秦岭、巴山亦为浓密的森林所覆 承受压力越来越大.垦荒、伐树的力度加大.植被破 盖。 坏惨重 ,不仅草原开垦了,许多山林也被开垦 了。据 在渭北到甘肃东部 、宁夏南部 的山地 “群峦缭 明朝正德年闻的 《华亭县志》反映:当时的华亭已是 绕,烟树苍茫 。据史念海教授考证,西周时黄土高原 “林竭山童,风蔽 日喧 。又如临泾 (今镇原西)“昔 日 地区森林 的覆盖率为53 。渭北到陇东是周人的发 昆夷之地,古者省山启辟 .惟患其木多.今滔滔童 样地.在战国时期又是秦国支前的太后方,山螈土地 矣 。六盘山森林被破坏稍晚.清初仍森林密布 。但 开垦较早,形成了连片 的农业 区,较早有 了水土流 到光绪末年,已是 “群山赭秃无枝,竹树萧疏独见 失 。 兹~.民国年间更是 “沿途赤地,一望无际.尘羹土 甘肃东、中部的石质山地布满森林。祁连山 “森 饭,竞难名状”0。黄陵县与正宁交界的林区 “近因军 林郁郁葱蒽.万树苍劲挺拔”。两山之间的走廊地带 用伐木甚多、仅存者多不成材,数量亦鳞”,由于山 为荒漠和绿洲,中部有局部堆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