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apter11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第11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冰川——重力影响下由雪源向外缓慢移动的冰体。它包括了地球上85%的淡水——固体水库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冰川是由雪源向外缓慢流动着的冰体。这种冰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地形向下滑动,如同缓慢流动的河流一样,所以叫冰川。冰川是由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不断运动着的,且较长时间存在于地球寒冷地区的天然冰体。 一.冰川的形成 1.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称为雪线。 雪线高度各地不一,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① 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一般来说,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降低,雪线高度也从赤道向两极降低。 ② 降雪量——雪线的高度与降雪量成反比。冰川的形成,丰富的降雪量比严寒的气候更为重要。如阿拉斯加州的东南海岸,是该州最温暖的地区,但因这里具有丰富的降雪量,故冰川极为发育。而在北冰洋周围的地区,虽然气候非常寒冷,但因其降雪量不足而不发育冰川。 ③ 地形——陡坡雪线位置较高;在缓坡上或平坦地带雪线位置较低。向阳坡雪线位置比背阳坡高。 2.成冰作用 雪线以上常年积雪区,积雪转成冰,其过程如下: 成冰作用:降雪的雪花→(重压、结晶)→粒雪(冰颗粒) → (充填、重压、重结晶)→ 粒状冰→(重结晶、增粗,粒雪层密度达830~840 kg/m3 ) →冰川冰→(结晶较粗,透明度较高,浅篮与乳白色相间成层。厚达50米 、流动)→冰川 。这一过程称为成冰作用。 积累区:冰川在雪线以上部分,在温带高山区又叫粒雪盆。 消融区:冰川在雪线以下部分,在温带高山区又叫冰舌。 二、 冰川的类型1、大陆冰川 面状展布,面积可达几百万km2以上,厚达数千米; 压力巨大,向四周流动,可越过障碍向上运动。 例如 格陵兰、南极洲为现代二大冰盖 格陵兰岛——被巨大冰原覆盖的岛屿 南极洲兰伯特冰川——世界上最大和最长的冰川 2、山岳冰川 又叫阿尔卑斯冰川 分布在中低纬度高山区,例珠峰,按形态又可分为: 1)冰斗冰川 主体在雪线附近凹地(冰斗)内,溢出(冰川舌)部分十分短小。主要分布在降雪较少的高山地区。 冰斗三面陡壁、一面开口,若开口处地势稍高则为冰坎 积雪增多溢出后停留在山坡,形体短小——悬冰川? 2)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扩大后进入山谷,长达20-30㎞,似冰河,分二种 单式 一个粒雪盆流出一条冰川 复式 二个以上粒雪盆流出的冰川汇合而成 3)平顶冰川(高原冰川) 分布在高山边缘山地或高纬度的高原上 呈面状分布,底床为起伏较缓的高低 冰川自中心流向四周,在高原边缘伸出众多小舌,成悬冰川、山岳冰川 是大陆冰川与山岳冰川的过渡类型?4)山麓冰川 山谷冰川流出山口到达山麓地带,各冰川汇合而成的广阔的冰源,是介于山谷冰川和大陆冰川的过渡类型。 三、冰川的运动 重力和压力促使冰川移动。 冰川运动速度相当慢,一般河流流速为0.5m/s,但冰川要几昼夜,甚至几十昼夜才能流经0.5米,所以肉眼难以观察。 冰层上,中部流动快,底部因摩擦力而流动慢,差异性→形成冰裂隙。 冰面上巨大砾块可保护下面冰体,延迟消融过程,周围消融快——冰蘑菇 低纬高山区可形成冰塔、冰林(冰蘑菇的石块落下后所成) 第二节 冰川的地质作用 一.冰川的剥蚀作用 1、冰川机械剥蚀作用 1)挖掘作用 冰川将冰床底、两侧基岩破碎、掘起、带走。 原因: ①压力,当冰层厚100m时,压力达90t/m2; ②岩石裂隙水结冰使岩石崩裂,随冰川带走。 2)磨蚀作用 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底部或边部岩石碎块,像锉刀一样对冰川底床及两侧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冰川剥蚀力的强弱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 冰层的厚度和重量可加强侵蚀力。 ② 冰层移动的速度大者侵蚀力强。 ③ 携带石块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越强。 ④ 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的侵蚀而磨损。 ⑤ 冰床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而磨损。 ⑥ 冰床岩层的倾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时,冰床易严重侵蚀。 2、冰蚀地貌 1)冰斗 雪线附近围椅状半圆形洼地,是冰斗冰川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doc
- 中南大学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doc VIP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抖音爸爸博主“新父职”的数字实践研究_.pdf VIP
- 演示文稿青春期生长发育.ppt VIP
- 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九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docx VIP
- 保健品营销策划.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