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强检验评定及生产管理水平评价讲义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及生产质量水平评价讲义
工程中我们都清楚制作混凝土试块的目的,也清楚如何阅读单份的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但往往忽略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工作及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的评价工作。本次授课的目的即提示各监理人员:各土建工程都应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工作及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的评价工作,并帮助员工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一)关于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规范要求
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中明确提出了对于施工现场采用集中搅拌方式生产混凝土的,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引用原文如下:
第2.0.4条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方法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方法包括:统计方法评定和非统计方法评定两种,分述如下:
1、统计方法评定
根据混凝土生产条件是否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致,混凝土强度变异性能是否能保持稳定,将统计方法又分为“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有同一品种混凝土多期、多批次(连续批次大于等于15批,或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进行统计)的强度数据的标准差”以及“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三种。
在电网工程现场最常用的是第三种统计方法,下面将具体介绍如何计算:
对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的混凝土,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式中:
mfcu——同一品种、同一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S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
当Sfcu的计算值小于0.06fcu,k时,取Sfcu=0.06fcu,k;
λ1,λ2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按下表取用。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Sfcu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fcu,i —— 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
n —— 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
2、非统计方法评定
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所保留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3、计算方法的选用
当满足统计方法评定的条件时,应按统计方法进行评定,若不能满足统计方法评定的条件时,方可按非统计方法进行评定。
4、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判断
当按上述方法计算后,其结果满足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合格;当不能满足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不合格。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
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推定。
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下述办法,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可根据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按下表划分。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在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强度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P——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的百分率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N≥25;
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No——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
of vision. 3, build, fitting in with the urban master plan in Yibin city rapid rail transit long term network, as well as the vision of Yibin ci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network. 4, Yibin city, preliminary rail traffic levels service levels, system model,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5, to ensure that 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