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才情气韵——中国古典文学审美意象
才情气韵——中国古典文学审美意象
才情气韵———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意象
文:一叶妖
2010年6月23一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简单的语句却是千古的传奇,当历史重新聚焦“乌衣巷”时,你不能不感谢一个人,刘禹锡。因他这两句,让心穿透了无情时空,令人乍想起群雄割据的三国和旷代风流的东晋,初读或许平淡,三思便得出奇,原来,这样简单的诗句,从来不是简单的人作的出来的。
活着,几十年人间的沉浮或许会留下不公的评论,但,死后,上千年的沉淀,不会传诵无用的东西。
若干世纪的时光淘汰和漂洗了太多的篇章,当物和人,再次相遇,一切都那么干净,无法重现的历史只能用文字来祭奠。而最好的,就是前人留下的刺青,时代无法忘记也忘记不了的美丽,笔带着血在空中舞动着旖旎,用嘴唇刻在人类灵魂深处的声音。
诗词曲赋,几千年的文明留下了太多的瑰丽,其中任何一样,便足以令任何人皓首一生。我,千年后再度人间的过客,不想再暴尸这片寂寞而神奇的荒野,只想在路过的土地上种上一些青翠而漫长的草,埋葬他曾肆意挥霍的青春和厌世孤独的背影,再从某个角落打一口井,引渡一湾清澈的水,流淌在古典、古典又淡雅的花园。
当世人都喜欢说一些实质话语的时候,我喜欢问一些空虚的问题;当世人喜欢说物体外形的时候,我开始拿内质来比喻。
才、情、气、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意象,就像绘画不能回避光影,战争不能回避智力,任何一种回避,在各自领域都近乎致命。
一、只因才,卓尔不群
生活中,要一人佩服,须为人所不能之事;文学中,令百代折服,需作人所不能之文。君不见,强权之上无压迫,被压迫者无强权,强权就是真理;君不闻,黄鹤楼上太白搁笔,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会和不会,说多无益;能不不能,搁笔见文。不是文人相轻,只是我所会者他不能,他所能者我不会。长短相碰,必分胜负;他不佩服,我不折服。在暂时相同的地位上双方自会言和,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若不认,我必不理。人心都有一股傲气,只要傲的有理由,没有人愿意低头。
在诗,这样大多短小并且对于文字要求比较苛刻的古典作品中,才气自要求最高。因为大多篇幅短小,在有限的十几个字中,如果不令人另眼相看,十几个字完,便没有机会了。
而,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如果没有观众,再好的表演也只是一种奢侈的浪费,当然,有好观众最好。
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名或许有人忘记,但诗听来已经会感觉熟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诗三百首中,好像只选了他一首就是这一首,放在“七言古诗”的头一篇。今载于小学六年级课本上。
据说,这一首《登幽州台歌》便是他的成名作。史载轶闻,“伯玉摔琴”伯玉(陈子昂)刚到京师默默无名,一日见有老者挑琴于市,要价千金,观者云集。其见琴美而购,邀众人上家听琴,观者欣然,以为琴技一流。欣然赴约,应者至家,抱琴面摔,众皆愕然,便昂然吟咏此诗,听者无不惊叹。翻箱散文,于是,名动京师。
前后,无客;古今,没人。再谈到自己,“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只是表达他的怀才不遇,但这格调,的确是高,高到只扫六代糜弱,开一代风气,直至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必须承认,他,陈子昂的挺身而出是正确的,虽然,他摔了一座好琴,但扭转了一个时代的声音,不能说不值。
只是可惜。若没有这琴,也难得邀去那么多名流,名流好雅兴,琴自弹风流,没有千金也购不得这琴。千金常有而好琴难得,这便是机缘巧合。
词虽然比起诗来说自由点,然而自古有《孔雀东南飞》那样的长诗,却少有超长的词。想来受于吟唱的限制,词太长不好谱曲,再者一曲时间太长听者也难免厌烦。在音乐性比诗更强的词中,要适时的变现自己的才华同样不易。这一点上,最杰出的应该是太白,绝对称得上诗词双绝。虽然太白平生填词不多,流传下来仅两首,但都是佳作。
一首《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一首《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坝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且不说两首同为百代词之鼻祖,光是开篇之奇便足令人遐想,一首是“平林漠漠烟如织”,一首是“箫声咽”,二者不同的印象,却给人同样的凄凉,“瞑色上高楼”,和“梦断秦楼月”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然而又那么自然贴切,仿佛是静止的一切,然而,这静中又包含这动,只是悄悄的,一个“入”和一个“断”,连接着“暮色”和“梦”,两者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