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扬酸使用
水扬酸使用
自制水扬酸膏外用治疗手足皲裂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作者:陈晓琴,陈桃荣 2008-5-29
摘要: 【关键词】 手足皲裂 皲裂是冬季在户外工作的手工劳动者常见多发病,好发于手足部位。笔者现介绍一种自己配制的水杨酸膏外用治疗皲裂,经临床运用5年100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2 方法用药前温热水浸泡皲裂部,然后均匀涂于患处,每日2次,再次涂药前将原来的残留药物洗净。...
【关键词】 手足皲裂
皲裂是冬季在户外工作的手工劳动者常见发病,好发于手足部位笔者现介绍自己配制的水杨酸膏外用治疗皲裂,经临床运用5年100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取白色凡士林100 g、 水杨酸粉(医用)30 g。两者均匀搅拌调制成膏状即可。
1.2 方法
用药温热水浸泡皲裂部,然后均匀涂于患处,每日2次,再次涂药前将原来的残留药物洗净。一般3~5 d明显好转,1周内可痊愈。水杨酸是消毒防腐药,可抑制真菌生长,溶解皮肤角质,同时有止痒作用。
2 注意事项
2.1 晚上涂药后最好穿一薄袜子(或旧袜子),以免把被套和床单弄脏。
2.2 对严重者先用热水浸泡患处15分钟,再用刀片将增厚的角质层削薄,然后用药,效果好。
3 优点
操作方法简单,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鄂州 436000
手上暗厚皮肤,茧子能用水扬酸软膏消除吗?如何用?
你好!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平时避免接触刺激性强的物品。
水扬酸灼伤皮肤
各为专家好:由于脸上长痘痘,我抹了水杨酸,可是一阵刺痛后,竟留下指甲盖大的一片黑斑,是烧伤了皮肤吧.斑以后能不能褪?
你好!~需要时间的,可以恢复的,不要过多的使用药膏.
回复时间:2008-9-3 13:22:25
痤疮皮肤的化妆品选择应该以抗炎、软化角质、抑制皮脂分泌为原则。
可选用含有具有溶脂控油作用的海藻、丹参酮,具有抗炎作用的芦荟、甘草、黄芩,具有融解角质作用的维A酸、硫磺、尿囊素、水扬酸等。
鱼鳞病的治疗问题,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鱼鳞病缠绵难愈,不易根治。
处方:①采用维生素A口服或外用软膏.再并合甲状腺剂内服;
处方:⑧水扬酸软膏,效果很佳。
处方:⑧用10%的Macl水溶性软膏外用。但不能根治;
处方:④Hp剂内服和外用,配合多做运动,尤其患侧多加按摩,促进患侧血液循环和皮肤代谢功能,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之一。
2004-07-24 17:57 外用药物的浓度也很重要。
比如维甲酸软膏有0.025%,0.1%的浓度,各有适应症。前者主要用于痤疮,改善皮肤老化,后者主治皮肤角化性疾病如毛周角化症,扁平疣等。不加区别的使用轻者疗效打折扣,重者出现严重刺激症状加重病情。还有5%10%,20%的硫黄软膏也类似。。。
硫磺软膏临床上常用的有5%和10%两种药膏,5%的硫磺软膏属于角质促成剂,10%的硫磺软膏属于角质剥脱剂,现在临床医生常用5%的治疗白色糠疹等皮肤病,10%的治疗疥疮等皮肤。硫磺软膏涂面部后出现脱皮,属正常反应,等你停药后脱皮现象就会自行缓解而消失。
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皮炎应选用抗过敏外用药如激素软膏等;病毒性皮肤病就应选用干扰素软膏等抗病毒外用药物。角化过度、角质肥厚的皮肤病如疣类类皮肤病,可选用角质剥脱剂如10~30%的冰醋酸;角化不全的皮肤病如银屑病,可选用角质促成剂如5~10%的黑豆馏油
2004-07-24 22:21 我个人认为皮肤科的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可以总结为三句话:“干对干,湿对湿,半干对半湿。”这句话虽然有点笼统和牵强但反映一个大致的用药原则!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1、皮肤科外用药最简单的原则:干对干,湿对湿,即有渗出较多时,选用湿敷;渗出少时,采用洗剂、糊剂;干燥,结痂,有鳞屑时,采用乳膏、霜剂。
1.清洁剂 (clearing agents)用于清除皮损部位的渗出物、鳞屑、痂和残留药物。常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植物油和液体石蜡等。较厚痂皮需凡士林封包,使其浸软,易于清除。鳞屑多或头部厚痂、软膏等,可用温水、肥皂洗涤除去。
2.保护剂 (protective agents)具有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防止外来刺激的作用。常用的有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淀粉、植物油等。
3.止痒剂 (antipruritic agents)通过表面麻醉作用或局部皮肤清凉感觉而减轻痒感。常用的 有5%苯唑卡因、1%麝香草酚、1%苯酚等。抗组胺剂也可止痒,但可致敏而较少使用。各种焦油制剂,如煤焦油、糠馏油等,虽是角质促成剂,但也有止痒作用。
止痒剂这类药物主要是对感觉神经末梢起麻醉作用,如1%石炭酸(苯酚phen01)、1%麝香草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