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2 - 雅雨书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2 - 雅雨书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2 第一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宋代词 宋词概述 词的产生孕育 从音乐方面说,词是燕乐发展的副产品。从文学方面说,词是诗乐结合的新创造。从社会方面说,词是城市形成,城市生活日渐繁荣,文人娱乐活动频繁的结果。 词的体制和风格 令、引、近、慢 (小令、中调、长调) 婉约 豪放 宋词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敦煌曲子词 《花间词》、南唐词 柳永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 作者简介 串讲作品 内容与主题分析 文人风雅生活 时光流逝的感慨和超越 艺术特色 境界深远 浑然圆整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 作者简介 作品串讲 内容主题分析 深闺思妇之愁 作者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 艺术手法 章法的特色:上下两片借景抒情,浑然一体 比兴象征手法 语言特色:语浅意深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作者简介 作品串讲 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长安雨洗新秋出。”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殷仲文诗:“风物自凄紧。” 苏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卷七) 高蟾《秋日北固晚望》:“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内容主题分析 羁旅离愁 秋士悲戚 艺术手法 意境沉雄 梁启超借用温庭筠词评论该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艺蘅馆词选》) 多用双声叠韵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称此句法:“不计句读而连绵排列的表现手法。”(《唐五代北宋词研究》)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 苏轼的生平与作品 作品串讲 本词表达的人生态度 超越风雨 超越人生坎坷 本词塑造作者的自我形象 艺术手法分析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 作品串讲 “身与物化”的人生境界 “忘却营营”的理想境界 于自然中见真性情 元好问:“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空马’气象。”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的生平和创作 串讲作品 内容主题分析 谪居之恨 艺术手法 艺术意境:王国维以此词为“有我之境”,并说:“少游词境最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为凄厉矣。” 象征手法 用典抒情 驿寄梅花:《荆州记》:“吴陆凯与范哗善,自江南寄梅花诣长安与哗,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鱼传尺素: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 周邦彦生平和作品 作品串讲 本词的主题:送别还是伤感? 艺术手法 层层递进的情感波澜 摇曳多姿的景物描写 似浅实深的语言风格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 李清照生平和作品 串讲作品 内容和主题分析 闺阁女子的深刻人生反省 矛盾挣扎中的进取精神 艺术手法 豪放的风格 象喻的手法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 辛弃疾生平和作品 串讲作品 辛弃疾《鹤鸣亭绝句》:“饱饭闲游绕小溪,却将往事细寻思。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栏杆人不知。” 本词主题:壮志难酬的家国悲愤 艺术成就 豪放为主的词风 用典兼顾白描 以比兴之法,抒豪壮之气 谭献《词辨》:“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 陈洵《海绡说词》:“稼轩纵横豪宕,而笔笔能留,字字有脉络。”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 作品串讲 内容主题分析 “英雄失志”的愤慨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关注 艺术成就 刚柔相济的风格 比兴寄托的手法 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 姜夔的生平和作品 串讲作品 内容主题分析 艺术手法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商略”二字诞妙。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点绎唇》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二字提唱,“凭栏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 民国·俞陛云《宋词选释》:欲雨而待“商略”,“商略”而在“清苦”之“数峰”,乃词人幽渺之思。白石泛舟吴江,见太湖西畔诸峰,阴沉欲雨,以此二句状之。“凭阑”二句其言往事烟消,仅余残柳耶?抑谓古今多少感慨,而垂柳无情,犹是临风学舞耶?清虚秀逸,悠然骚雅遗音。 第二章:宋代诗 宋诗概说 宋初模仿唐诗的三大流派 学白居易的“白体” 学李商隐的“西昆体” 学晚唐诗人的“晚唐体” 北宋主盟诗坛的代表人物 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南宋诗歌流派和诗人 爱国诗人陆游 杨万里和范成大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人 宋末爱国诗人 文天祥 汪元量 郑思肖 林逋《山园小梅》 林逋的生平和作品 串讲作品 内容主题分析 借梅花表现高雅的人格和情怀 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 对比映衬 语言精致 梅尧臣《鲁山山行》 梅尧臣生平和作品 作品串讲 主题:“适与野情惬” 艺术特色 语言朴素 意境疏淡 欧阳修《戏答元珍》 串讲作品 内容主题分析 山乡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