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德曼彻离婚案简介与对我国处理离婚案件启示
罗德曼彻离婚案简介与对我国处理离婚案件启示
罗德曼彻离婚案简介及对我国处理离婚案件的启示
来源:作者:
[案情简介]妻子卡特琳·罗德曼彻(Katrin Radmacher)出生在德国一个富裕的家庭,德国国籍,20世纪九十年代来到伦敦。丈夫尼古拉斯·格拉纳特(Nicolas Granatino)是法国国籍,在法国受的教育,但是居住在英国。两人于1997年12月认识,他们在婚前经过商量很快达成一个生效的婚前协议。协议约定,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取得的财产及收益不构成对另一方的赠予。各自的财产收入在婚姻存续期间仍属一方所有,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和离婚以后均不得向另一方主张财产所有权。双方签订这一婚前协议是妻子提出而不是丈夫提出的,原因之一是女方父亲—一个德国造纸业的实业家,为保护家庭财产而主张她这样作,并且表明如果她不这样作,就剥夺她的继承权。同时,丈夫也在银行业中从事一项收入颇丰的工作。丈夫也同意达成婚前协议约定如果离婚的话,双方都不得主张对方财产。在签字结婚和婚礼前一周,丈夫在德国看到了德文写成协议的最终定稿。1998年4月1日签字结婚,婚后在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有住所。丈夫并不知晓妻子财产的具体数额,也未咨询独立的法律意见(independent legal advice)。婚后生育了两个女儿,现在一个约10岁,另一个约7岁。2003年7月,丈夫为了读牛津大学生物工程学博士而辞去工作,到2005年3月,他的积蓄花光了,他要妻子承担他们的全部生活开支直到他完成学业。2006年8月,双方分居,其后不久离婚。离婚后,丈夫知晓妻子从其父亲那里继承了10亿多英镑的财产,由于丈夫没有财产并且已经严重负债,所以,他基于1973年《婚姻诉讼法》第18章第23节规定,向高等法院(higt court)提起了补助救济(Ancillary relief)诉讼,主张法院废弃婚前协议,要求妻子给予600万英镑的补助救济, 该条法律主文第(4)项规定:“根据本条,婚姻当事人一方为了使另一方可以养活自己或履行由其承担抚养婚生子女的义务而产生的合理的费用或责任,而一方必须支付给另一方一笔钱”①。丈夫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他在签订婚前协议时未咨询法律意见,过于草率;第二、他不知道妻子具体的财产数额;第三、婚前协议未约定如果离婚,孩子的抚养问题;第四、在离婚时,未作财产分割,明显不公。妻子主张丈夫能主张的权利是有限的,因为:第一、如果没有婚前协议,她就不会同意和他结婚;第二、妻子所有的财产是后来继承所得而且是可以从现有财产里分割出来的;第三、双方没有婚姻期间的共有财产且没有共同的婚姻住所;第四、如果未签订婚前协议,妻子将不会有现在的财产,因为如果不签订婚前协议,父亲会剥夺他的继承权;第五、妻子照顾孩子尽了主要义务,她出钱抚养孩子,而从未接受丈夫任何帮助。
一审是高等法院(Hight Court)的巴拉法官主审,判决主要内容是,法官依据英国不承认婚前协议效力的传统以及枢密院在以前的一个类似的案件――曼克列德(MacLeod)夫妻离婚案中表明婚前协议因违反公共政策而不被承认有效,根据1973年《婚姻诉讼法》第23节A款第(3)项②之规定行使自由裁量权,同时,根据该法第23节第(4)项判决因抚养婚生子女的义务间接的给予丈夫的556万英镑的补助救济。双方均不服一审结果均提起上诉。
上诉法院(court of appeal)于2009年7月作出二审判决,主要内容是,三位法官认为,一审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权不考虑双方当事人婚前协议的存在不恰当,考虑到婚前协议的存在,二审将判决给丈夫的数额改为一百万英镑。丈夫不服判决又上诉至上议院(House of Lords英国的最高审级法院)。
2010年3月22日最高法院9名法官开始审理本案三审,2010年10月20日作出最终判决。最高法院以8:1的票数对比作出判决,驳回了丈夫的上诉,维持了上诉法院的判决,使丈夫受婚前协议约定内容的约束,保护了女方10亿6千万英镑的财产不被前夫分割。
一、管辖权问题
本案中,妻子是德国国籍,20世纪九十年代来到伦敦,丈夫是法国国籍,婚前居住在英国,两人1998年4月1日签字结婚,婚后在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有住所。对于离婚诉讼的管辖权,英美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传统上采用属地管辖原则,强调基于领土主权,一国法院对其领土所属范围内的一切人、物、事均有管辖权,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惯常居所地、婚姻缔结地等所属国法院对此有管辖权,其中,住所地和惯常居所地标准最为普遍采用。而德国、法国、瑞士、丹麦等大陆法系国家多适用属人管辖原则,因为离婚案件属于个人身份问题,和当事人本国有最密切联系,所以应该由本国法院管辖。而且,当今,这些国家均以住所或习惯居所作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扩大了管辖权范围。而本案当事人一方是德国国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