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著名画家李宗武及黄土高原画派
著名画家李宗武及黄土高原画派
李宗武和黄土高原画派
一、黄土高原画派成立的文化基础
在我国北方,耸立着一块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它就是以面积巨大、地形崎岖形成了千沟万壑,黄土深厚而闻名于世的黄土高原。 从商代到周代这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黄土高原在动荡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主要表现为:政治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经济上以农业、游牧、游猎三业并举的方式出现;社会流动性强却又趋于封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宗教信仰习惯及民情风俗;民间文艺具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 由此可知,时至周后期,黄土高原文化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这是一种多元体文化结构,是牧、猎文化和农耕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后所产生的合成文化。在这个融合中,经济形式的多样化起着决定这种文化的性质的作用,而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又源于多部族的融合。这种合成文化,既区别于华夏的农耕文化,又区别于其他游牧游猎部族的牧猎文化,因而它有着自己多方面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完全成熟,逐渐稳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其主要文化元素有:威风锣鼓、 窑洞文化、高原风水、高原民歌、高原剪纸、高原皮影等。黄土高原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马明心教堂等等――中国一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领袖都生活,埋葬,活动在这块黄土地上。这些都已是历史,但那种恢宏犷悍之气仍笼罩着黄土大地。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和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在黄土高原居住环境中,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也影响着村落的选址和布局。按照风水理论,一块吉地大体上要具备这样一些特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前有明堂、后有祖山。这种理想山势,在平原并不易找到,而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很容易找到这样的“风水宝地”。事实上,高原风水理论一直在影响着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整个过程, 这些文化元素的植入,最终形成黄土高原雄厚高昂、苍凉悲壮、荡气回肠,雄奇壮美的黄土高原文化。
二、黄土高原画派成立的意义
中国山水画家,由于地域生活的不同,从明代就分为南北二宗。南北二宗的分别依据是基于地域之别的文化分类;一条秦岭、一条长江、将中国分为南北,气候的差异,地质的差异,形成了南北并各具特色的文化。南以涓秀、明润、精致见长,北以粗犷、雄强、苍茫为著,侵润在不同文化气息中的画家以及他们笔下山水画风自然被赋予不同的文化特质。南北的差异是一种大的差异,如环境、性格等。会造就他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画风。地域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各地的历史传统,民风、民俗、价值去向和绘画韵味。环境对山水画家的影响概括为,“造化”之功,而“造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画家的熏陶要远远大于一山一水的影响。综现历史流程中的山水之宗,其之所以展在“宗”的旗帜下形成流派,在某种意义下可以说是地域特色在他们的山水风格的投射。如果在细加区分,地域因素对山水画风的影响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民风民俗。
自然环境对中国山水画派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比如中国山水画家以黄山为题材的就有新安画派中的渐江,萧云从,戴本孝,石涛等,出于对艺术的挚爱,也是对黄山的钟情,其中渐江,石涛,萧云从等长居于黄山或游历于黄山之中.朝对云海,暮对群峰,身心于山泉朝夕相伴,才情共日月身将起伏,在山水画家观察自然时,要从最典型的自然风景里寻找绘画素材。如敦煌莫高窟的典型建筑大佛楼、麦积山石窟的麦积峰,黄土高原纵横千里的沟壑等,但也要在自然景观中最平常,最朴素的地方找到它的典型之外并和其他地方进行比较,寻找到地质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民族风情的微小差异去表现它,将其变成情感的载体,就成艺术生命的介质.
民俗民风是影响中国画流派的另一个注意因素。黄土高原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余个政权在这里建都,在长达1000余年中,形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两千多年前,以古长安为起点的 “丝绸之路”开通,使西安、银川、会宁、兰州、敦煌等成为全国中西商贸集散地。迄今,周语、秦装、唐礼、秦腔、 苦水高高跷、甘肃花儿、兰州太平鼓、甘南藏族锅庄舞、天水古民居、陇东皮影戏 会宁迷糊等的遗风在黄土高原上犹存。这些民风民俗造就了一大批光照千古的文化巨匠,他们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从西周“制礼作乐”的周公旦,到秦代创制隶书的程邈;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及班固、班昭,唐代大诗人王维、白居易、杜牧,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张迁。画家阎立德、阎立本等等:他们的不朽著作和业绩,树起了人类文化史上的巍巍丰碑,广为世人敬仰。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古朴、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民间艺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