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新课改优秀教案.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新课改优秀教案

课题 《赤壁赋》 二次备课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张汝友 1、学习并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教学目标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 教学难点 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知识链接: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 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 人称“一门 三父子, 娥眉共比高。 ”宋仁宗嘉佑二年, 苏轼中进士, 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 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 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 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 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 “铺采螭文,体物写志” ,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 ,汉代为 代表的“辞赋” ,魏晋以后的“骈赋” ,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 ,宋代以散文形式 写,称为“文赋” 。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 、苏轼的《赤 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 自己的 “志”,追求真情实景。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 但是意境创造真 切情新, 景物描写优美自然, 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 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 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3 、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其 实是谏官李定、 舒亶、 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 “乌 台”即御史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 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 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 自号 “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 传唱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 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课题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 《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 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 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 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 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 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 1 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 (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 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 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 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