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述忠 -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述忠 -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浙 江 省 有 突 出 贡 献 中青年专家申报表 姓 名:工作单位:推荐部门:填表日期: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印制 二○一六年二月  填 表 说 明 (申报材料无需打印此页) 一、申报表电子版需在照片粘贴处插入电子照片; 二突出贡献事迹描述,按以下对应领域的选拔条件要求填写: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取得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为国内同行所公认,或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以上课题的主要完成者。 2.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在,有重大发明创造或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以市场为导向,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及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是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以上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课题的主要完成者,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多项二、三等奖课题的主要完成者。 3.在领域取得富有创见性的研究成果,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对该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较大推动作用,或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难题,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并为国内同行所公认。 4.在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重大科技攻关和在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在消化引进高科技产品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中,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做出重大技术创新和重要贡献,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5.在防病治病和临床工作中,技术精湛,在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中有重大贡献,诊治水平先进,疗效好,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 6.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上有独特创造,成绩显著,得到国内同行公认,或是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主要获奖者。 7.长期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第一线工作,在成果转化、技术改进和推广服务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8.在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或者为国家赢得重大荣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具有显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 三、评议专家应为同行知名专家,数量在3名(含)以上。各推荐地区(部门)的业务单位(处室)须在同行专家评议意见栏中,对组织同行专家评议情况进行说明并加盖公章。 四、附件材料主要是对申报表所填内容的佐证和补充,既要精炼、充分,又要避免过滥、过多。申报人员须对申报内容及附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在提交各推荐单位时应提供原件用以核对。 姓名 马述忠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地 黑龙江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现从事 专业 国际贸易学 专业技 术职务 教授 党政职务 文化程度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博士 参加工 作时间 最高学历毕业学校、 时间、所学专业 国外留学情况 07年-2008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访问学者Columbia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12年英国约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York)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单位 杭州市浙大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邮编 家庭住址 杭州市余杭塘路紫金文苑 邮编 联系电话 手机 E-mail mashuzhong@zju.edu.cn 身份证号码 所担任 学术、 社会职 务及获 得荣誉 称 号 项目通讯评审项目通讯评审项目通讯评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讯评审浙江大学奖教金获得者 工 作 简 历 突 出 贡 献 事 迹本人发表了富有创见性学术论文,出版了较高质量的专著和教材,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一些研究成果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的学术奖励和领导批示,成绩显著,丰富和拓展了国际贸易学科的理论视阈,对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并为国内同行所公认。科研如下: 一、学术论文 (一)SSCI和浙大权威期刊论文10篇 Shuzhong Ma、Birong Zhang、Yi Qu. Global Biofuel Use and China’s Food Security: Price and Policy Transmission Paths. Energy Environment (SSCI). 2015(4): 651-657. 2、Shuzhong Ma、Han Feng. Will the Decline of Ef?ciency in China’s Agriculture Come to an End? An Analysis Based on Opening and Convergence. China Economic Review (SSCI). 2013(4): 179-19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