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试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PDF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试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 谢良伊 湖南省人民医院 生物安全概述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 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SARS病毒感染 • 2003年9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一研究生在环境卫生研究院实验室中感染。 • 2003年12月 台湾国防预防医学研究所一名詹姓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感染。 • 2004年4月 安徽、北京先后发现两名中国CDC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 实验室感染 • 2010年12月 东北农大, 实验学生感染由实验羊传染的布鲁氏菌。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资料 • 2008 WHO 第三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2004.11 •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9 ) •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 2006.1 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WHO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分类 (依据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 中国感染性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4.11.5 •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WHO危险度4级)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 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如天花,埃博拉病毒等。 中国感染性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4.11.5 •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WHO危险度3级)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 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艾滋,SARS,狂犬,脊髓灰质炎病毒,霍乱弧菌,布鲁 氏菌,炭疽芽孢杆菌,疯牛病朊粒等。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中国感染性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4.11.5 •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WHO危险度2级)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 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 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 微生物。 乙肝,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等。 中国感染性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4.11.5 •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WHO危险度1级) 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 安全防护水平分为: •基础实验室 一级生物安全水平 BSL-1 •基础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BSL-2 •防护实验室 三级生物安全水平 BSL-3 •最高防护实验室 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BSL-4 • 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 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四类病原微生物) •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 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 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 的微生物。 (三类病原微生物) •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 微生物。 (二类病原微生物) • 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 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一类病原微生物) 临床微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