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国小102年度阅读社群专书分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正国小102年度阅读社群专书分享

心得撰寫:林瑞吉 寫作日期:102年8月 新加坡「孩子不笨」影片一上檔,引起社會共鳴,當中最經典畫面莫屬父母與長輩對孩子的嘮叨碎念,成串不絕的魔音傳腦,讓孩子毫無招架之力,只能無奈接受。身為家長與老師的我們,稍不留意常常落入這教養冏途,不僅效果有限,對親子關係更是具有嚴重殺傷力。本書作者轉個彎,透過書本與故事,形成另一種親為之易子而教,效果不僅顯著更增添親子關係,可謂一舉兩得。教養家庭生活品質會影響孩子成長發展父母是孩子早期經驗的來源認知發展關鍵,有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幫助建立身份認同、增進親子溝通,還可建立楷模與傳遞價值觀。— 教養,說故事就好 (1)故事,讓妳更懂孩子: a大人和小孩對於「有用」和「有趣」的定義差很大、 b講繪本最好的時機是,當你最沒有目的的時候。 (2)故事,讓孩子更懂自己:從書中找出喜好與特色。(北歐國家老師 會記錄學童特殊喜好與興趣),給父母做為幫助日後發展的參考, 因此北歐小孩從小便知道長大要做甚麼。) (3)故事,讓孩子更懂別人:教養最重要的事是個性、觀念與習慣的 養成,但光說不練效果有限,可以演出來體會。 2.故事可以這樣聽 --- 愛聽故事的孩子不會變壞:很多事可以不用你 講,讓書本當孩子一輩子的老師。 (1)直升機父母可以盤旋多久? (2)父母像弓,孩子像箭,當你是一把弓,要把箭射得夠遠,總不能 在她背後綁一根繩子。 (3)閱讀像每天存小豬撲滿,持續累積生命的能量,父母親在小孩還 不會閱讀之前,先用說故事幫她存好人生撲滿。 3.故事可以這樣玩 --- 陪伴,從說故事開始 (1)現在多花時間陪孩子,日後絕對值得,一切價值來自—累積 (2)說故事,沒有口才不好這種事 (3)願意陪孩子的就是好父母 (4)不當超人,只當孩子的玩伴 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是人之常情,如何不輸在起跑點,深深影響著父母的作為,少子化的時代,每個孩子都是寶,對子女期望也相對提高,家長願意投資在小孩身上的資源也就越多,不僅課業補習,經濟與時間許可下,也兼重閱讀、才藝,如鋼琴、舞蹈等,但成效如何,不言而喻。曾經在天下雜誌看到有關芬蘭教育的分享,當中也到對於台灣所謂的才藝補習的反思,它們的作法並不是汲汲定位於專長,不功利的只想到未來工作,而是讓它變成一種興趣的探索,讓孩子去找尋他快樂的源泉,所以不會有放學後一個個千金萬錘似的背負重擔去學習,反而是快樂的休閒活動。反觀台灣的閱讀,其背後目的在於國際評比的進步、在於對功課學習的助益,處處充滿著計算。因此,商業式置入性行銷讓閱讀變成痛苦,讓快樂變成負擔。本來是享受閱讀、快樂閱讀的快樂事,突然間閱讀變成一種工作,讓閱讀不悅讀。大人有大人的思維,小孩有小孩的角度,我們常常自以為是得去期望學生,卻忽略了去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希望透過此書的分享,提供一點閱讀推動的參考,翦除高期望、高痛苦卻高失望的親子魔咒。 書名:不教孩子,只說故事 作者:張大光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類別: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