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智能道路监控系统.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天候智能道路监控系统

一、研究背景众所周知,现如今各种监控网络越来越广,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所有区域,但系统本身有很多的缺陷,以至于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监控系统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我们注意到这些信息都只能被动的发挥很小的作用,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调取,要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出需要的信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种低效率的系统让这些数据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为了弥补现有系统的不足,现在我们来设计一种新的全天候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将其用来监控道路,全时监控记录分析并反馈交通情况,主动回馈信息以至于保护数据的时效性。二、系统简介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全天候智能信息采集系统:彩色CCD监控摄像头,用来采集精确的视频信息。主动红外CCD摄像系统,用于夜间监控。微波雷达测速系统,获取车辆速度信息。光强传感器,确定当前光照强度以改变系统工作方式。2. 信息传递系统:采用无线网络传输,快速准确的传递有效信息,无线网络使系统分部更为灵活。3.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分布式信息处理基站,做信息前期处理,并将其发送至处理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及智能算法,快速有效的分析采集到的数据,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及时获取各种交通状况并做出预警,分析全局情况给出最佳解决方法。系统框图如下:三、系统详解1.全天候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由于夜间光线较暗,为实现全天候监控交通状况,视频采集系统由彩色CCD与主动红外CCD两个系统及集成微处理器组成,白天由彩色CCD监控系统工作,红外CCD摄像系统辅助,晚上启动红外CCD成像系统,彩色CCD成像辅助工作,微波雷达测速系统测定车辆速度,每辆通过车辆的监控数据捆绑发送至处理基站。当光强传感器检测当前光强高于规定值时,系统启用日间工作方式。彩色CCD与红外CCD同时工作,彩色CCD实时记录视频信息传输回信息中心存储,当红外CCD监测到有车辆经过时,发送信号至微处理器,系统请求彩色CCD与微波雷达响应,对该车辆进行拍照及测速,系统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标示,附加该监控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然后经无线传输系统发送至该区域的信息处理基站进行前期处理。光强传感器检测光强低于规定值时,系统启用夜间工作方式。彩色CCD进入休眠状态,红外CCD实时获取视频信息传送回数据中心,当有车辆进入监控范围,发送信号至微处理器请求彩色CCD及微波雷达响应,闪光灯协助彩色CCD拍照,系统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标示,附加该监控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然后经无线传输系统发送至该区域的信息处理基站进行前期处理。下介绍CCD成像原理:1、CCD即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s,CCD),,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现在都习惯用CCD 当作图像传感器的代名词。现在的CCD 图像传感器由三层组成:第一层:微透镜头;第二层:分色镜片;第三层:感光、储存、转移电荷(CCD)层。如下图:2、CCD 工作的基本原理:CCD 的感光面是若干个独立光刻单元的集合,它能存储由光或电激励产生的信号电荷,当对它施加特定时序的脉冲时,其存储的信号电荷便能在CCD 内作定向传输, 并输出电信号。下图为行间转移CCD(IT:Interline Transfer) 的工作原理图:3、CCD 的物理结构,CCD 有表面(沟道)CCD(SCCD)和埋沟CCD(BCCD)两种基本类型。首先将一块半导体基板通过光刻划分成行×列的矩阵状, 示意如下图示(4×8=32 个像素单元):每个单元为一个像素单元, 在每个像素单元里, 制作出一个光感区(光感二极管)、电荷储存区、电荷转移区和益漏沟槽、电极等。如右上图简示:从上面的示意图( 正面图) 可以看出,每一个单元对应一个像素,内含一个光感二极管和与其一起工作的开关场效应管,转移储存器,像素之间还有益流沟和转移珊等,因此感光面约占每个像素面积的1/2 左右的面积,增大感光面积很重要,因为感光面积越大,光感二极管采集的光就越多,成像质量就越高,但是,感光区不能把面向光线射入处都做成有效感光部份,真正能感光部分的面积只是感光区面向光线射入处部份面的60%- 90%,这就是所谓的开口率。但每个像素点的面积有限,目前解决的的办法是在每个感光区前面加一个光学透镜(索尼最先想出的解决办法),以增加受光面积,这就是CCD 上的第一层微镜头,这样感光面积就由微镜片来决定了, 效果非常好。4、三种典型图像CCD的电荷转移方式示意图。帧转移型(FT:Frame Transfer )行间转移CCD( IT: Interline Transfer )行帧转移型(FIT:Frame Interline Transfer )5、下面以行间转移型(IT:Interline Transfer)CCD的工作流程, 说明CCD 的工作原理。CCD 结构如图下所示,包含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垂直寄存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