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和对策.doc

大学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和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和对策

高校教师“亚健康”表现、成因与对策探析 刘传林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江西南昌   330032 摘 要:高校教师作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够良好,将直接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持续进步。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发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预防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有关对策,这将对提高高校教师整体健康和全面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  成因分析  预防对策  高校教师 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亚健康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化才被纳入科学视野,从千百年来固有的健康、疾病概念中剥离出来的;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开发智力资源的重任,探讨高校教师发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及有效对策,对于加强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修养,增强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教师亚健康的表现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和交往处于完美状态。相应地,亚健康又称机体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是近年来医学办提出的新概念,一般是指机体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这是由于机体生理功能低下所致,它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的关系,也有人称此为“疲劳综合症”,用现代各种先进的检测方法很难确诊为某种疾病。近年来,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许多权威部门的测试中,70%以上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呈现出一些特有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1.躯体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的慢性疲劳。很多高校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以及课题、科研的压力经常熬夜,总感到身体不舒服,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失眠焦虑、身体机能下降。健康人在疲劳后稍加休息便可得到恢复,而亚健康的人则长期、持续处于“累得很”的状态。有的教师一天在计算机前工作十几个小时,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导致头晕眼花、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衰迟、反应迟钝、烦躁、郁闷等。如长期过度疲劳,不能及时缓解,则会积劳成疾而导致“过劳死”。 2.心理性亚健康状态: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类的一大特点,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依据。而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导致人的认知错位,出现种种社会适应不良。现实生活中,高校教师由于竞争压力过大,常出现烦躁、焦虑、嫉妒、恐惧、心情不好;有的对教学及工作无兴趣,陷入自我矛盾中;有的表现在对晋升、提职、住房等方面的过度期盼,经常感到心里不平衡,常见的表现是焦虑,烦躁、睡眠不佳等多种形式,有时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各种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教师的亚健康状态。 3.职业疲倦性亚健康状态:许多高校教师由于经济、分配等各种因素被迫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一开始就缺少从事教育工作的准备和热情,在大学教书不过是个跳板,在暂时无法调动工作的情况下只能“屈就”;有的教师由于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协调不好,也逐步产生了职业疲倦感,甚至厌恶感;有的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感到力不从心,长期得不到认可,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从事大学教育的能力,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逃避,一上课就心慌,一搞科研就心烦。 4.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社会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但同时也使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表面化、物质化,缺乏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有的高校教师将自我封闭起来,在科研上保守,教学上我行我素,利己主义思想严重,不愿与其它教师交往,也不听领导的吩咐,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还有一部分高校教师由于不善于处理与上级、同事及学生之间的关系,而陷入孤独对立的无助状态之中;还有一部分高校教师年少得志,使同行不服,领导嫉妒,从而受到各种冷遇,工作上无人支持而陷入“高处不胜寒”的境况。同时高校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学生的教师、子女的家长、父母的子女、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使高校教师的人际交往面过窄,无更多时间去与人沟通、交流和进行心理调节,而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成为亚健康人群。 二、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分析 高校教师群体中出现的各种亚健康状态正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教师个体对各种压力的态度、反应,通常也反映了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认知态度,造成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众媒体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高校教师早已不是大学生唯一的信息源,这使得教师的权威性日渐失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当前高校培养“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度、繁重度、紧张度都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