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智慧型农业―ICT与自动化装置之应用-农业科技决策资讯平台.PDF

推动智慧型农业―ICT与自动化装置之应用-农业科技决策资讯平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动智慧型农业―ICT与自动化装置之应用-农业科技决策资讯平台

推動智慧型農業 ― ICT與自動化裝置之應用― 日本農林水產委員會調查室 天野英二郎 1.前言 本篇介紹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與自動化裝置如 何應用 於 「智慧型農業 」 。首先必須先闡明我國農業現況之上來探討智慧型農業的 意義與議題 。其次是說明智慧型農業相關產業與預算 ,並列舉獨立行政法人農業與 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 (以下略稱 「農研機構 」 )之研究與開發案例 ,以及彙 整智慧型農業在政策上之課題 。 2.我國農業現況 智慧型農業是取自農林水產省 『實現智慧型農業研討會 』之 「中期報告 」 (2014年3月發表 ,以下略稱 「中期報告 」)定義而來 ,即是 「應用自動裝置技術與 ICT等先端技術 ,創造超省力化與高品質生產之新型農業 」 。近年來智慧型農業不僅 受到農民期待 ,其他產業與消費者也高度注目 。在此背景之下 ,列舉我國農業現況 與技術發展現況 。 (1)農民減少與高齡化 我國農業因從農民的減少與高齡化面臨農業生產基礎的維持相當困難 ,其中休 耕地的擴大為主因之一 。另外一項危機則是將面臨經驗熟練農民之農業生產技術的 喪失 。 我國基礎農民1約有 174萬人 (2013年) ,相較於 1960年達到高峰1,175萬人持續減 少當中 。另外相較於 65歲以上的農民占了107萬人 (61%) ,40歲以下只占了18萬人 (10%) ,高齡者占有比例 十分顯著 。此外 ,新加入農民雖有 5萬 6千人 (2012年) ,其中 39歲以下和前年相比雖增長了6%但也僅有 1萬 5千人 ,因經濟因素等原因造成這數年 來退出農業的案例是逐漸增多 。 隨著高齡農民的退休 ,以及持有土地的非農家逐年增長 ,造成農地無法順利繼 承導致休耕地持續增加 。實際上 ,雖然近幾年有減緩的趨勢 ,但休耕地面積已相當 於整個滋賀縣39.6萬公頃 ,休耕地面積比例已增加至 10.6%(截至 2010年) 。 1 基礎農民意旨主要自營農業世帶主 (農業就業人口 ) ,職業以農業為主。 44 立法與調查 2014. 12 No. 359 (參議院事務局企畫調整室編輯與發行) 然而以地區產業發展來說農業用的灌溉渠道 、專用道路 、池塘 等農業生產基礎 ,維 護是相當重要 ,同時亦可發揮多面向機能 。從事 於基礎農業的農民數量在逐漸減少 , 導致農業環境維護困難且農村活力也逐漸消失 。 另外 ,我國擁有多變氣候與多種類土壤 ,根據其特性擁有不同的農業面貌 。經驗技 術純熟的農民 在性質不同的各區占了絕對重要角色 。即使依照指導手冊教導一般農 民與熟練農民所種植出來的採收量與品質仍舊有相當大的差異 2 。但令人堪憂的是這 些熟練農民的 「隱性知識 」倘若無法傳承於未來想從事農業的年輕人 ,其技術將會 失去 。 (2)推動農政改革 承 上述 ,為克服我國從事農林水產業與農山漁村的農民減少 與高齡化社會等接擁而來 的課題 ,並且要建立 強盛的農林水產業「 」與 「美而有活力農山漁村」 ,政府於2013 年12月制定 「農林水產業地域活力創造計畫 」3 ,依據此計畫著手改善中間管理機構 (為促進農地集中利用及減少休耕地 ,在各都道府縣設立之機構 )以及經營所得安定 對策等一連串的農政改革 4 。另外 政府訂定長期戰略 「日本再興戰略 」成為未來10年 農業的目標 , ①核心農家的農地所利用面積為全農地的 80%(現狀 50%) ②核心農家稻米的生產成本 較現況減少 40%③法人經營體數增加到5萬間 法人單位 (現狀 12,500 法人)。 因此促進農地大區塊之整備 、新從事農業的農民加入 、法人經營體的增加都能使農業 生產力提高 、作業效率提高 、降低成本 、作業標準化 、以及導入最先進技術 。 3.智慧型農業的定位與 現狀 智慧型農業以改善當前的農業狀況 ,連結過去農業技術模式 ,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與生產高附價值的農產品為目標 。「農林水產業地域活力創造計畫 」與不同產業合作 , 活用其他產業累積之技術與知識 ,以及推動農業自動化技術與 ICT之應用 ,新品種與 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