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做生意1本万利(2005.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江做生意1本万利(2005

郭江做生意一本万利(2005.4.7)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08日 09:58)   2002年,深圳图书馆要处理一大批废旧报纸,当时这些旧报纸在市场上的回收价也就是三五角钱一斤,可有个人最终以每斤十元的价格把这些报纸全部收购。这个人叫郭江。   郭江:“我们就给它全部拿下了,当时大概有这两个这么高吧,从这个到这个,大概是4米这样堆起来的。”   郭江从四川老家来深圳已经十几个年头了,但是十年过去了,他依就是个打工仔。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旧报纸,这次一下子收到那么多报纸,郭江如获至宝。回到家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报纸按出版单位、日期的不同,分类整理好。但这么多报纸堆在家里既占地儿、又发霉,这让爱干净的妻子受不了。   妻子 谌玲:“主要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做这个架子,然后就堆在那个屋子,那间屋子全部   就那样子码起来的,我一回来看到都不舒服,我说怎么搞得都不像一个家了,搞得就像一个什么卖场一样的。”   打工挣来的辛苦钱竟然换来一堆废纸,妻子不知道郭江是怎么想的。但郭江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次一下子花钱收这么多报纸,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他要拿这些旧报纸做生意赚钱,可是旧报纸里能有什么商机呢?这还得从郭江看到的一个报道说起。   郭江:“凤凰卫视许戈辉采访了中国台湾的奥委会委员吴经国,他们那里收到过很多很多这种小礼品,许戈辉问他说你最喜欢的宝贝是哪一个,他说宝贝就是这个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组委会,当时在雅典送给他们这些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每人一份这个旧报纸,他们当时拿着这个报纸,一看的时候就惊呆了,就是你看那个日期啊,还是四几年他生日那一天的,他感到非常激动。”   郭江没有想到报纸除了阅读、收藏还能作为联络感情的礼品,同时这个节目还为自己提供一个全新的经营思路—生日报,而自己完全可以去经营生日报,因为自己比别人多了一点优势,那就是收集报纸多年,对哪里有报源郭江心中有数。所以当深圳图书馆处理旧报纸时,郭江全部收购。2003年他辞了工作,卖起了生日报。   李涛:“您出生当天的报纸,比如咱们是七几年出生的,比如您是1978年10月1日出生的那天的报纸,我们这里呢就有一份原版的报纸,买了以后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男朋友啊,或者是送给自己的老师啊,或者是送给自己的上司都可以,作为很好的一个礼物。”   郭江:“20世纪90年代,这个打错了,20世纪80年代的生日报138元,20世纪70年代的生日报198元,20世纪60年代的生日报258元,20世纪50年代的生日报是298元,解放初就是1949年,10月到12月的生日报398元,1949年以前的生日报798元,但是1949年以前的基本上很难找了。”   为了节省房租把做生意的成本降到最低,郭江不想单独开店,他选择了一些有特色的书店、礼品店,想以租柜台的形式跟他们合作经营。跟木雕店老板邓戈的合作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邓戈:“做生日的礼品都很老套、太俗气了,我看中他这个生日报呢,比较有文化的内涵,然后让客人会有一份惊喜、感动,这也是我看中生日报,希望跟他合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邓戈和郭江一样,对生日报这个项目十分看好,可两个人怎么都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连一份报纸都没有卖出去。   李涛:“小姐,没关系随便看一看,小姐、来,这边有新产品、看一下。”   明明是个不错的礼品,为什么就没有人买。从来没做过生意的郭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直到有一天,一位来自北京的顾客看到生日报,他说的一番话点醒了郭江。   客户:“发黄的报纸,而且边角还有一些破损,包装在一个很不起眼的一个很普通的塑料袋里面,然后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如果拿回去,我是不是能够送得出手,所以当时走的时候,我就给他留下了我的联系电话,然后我就告诉他,如果你能够找到,跟这个报纸匹配的很精美的包装,把它放在一起,让它不仅仅是一份报纸,而且是一份很精美的很有新意的一份礼物,我说我就一定要一份。”   过于简单的包装让本来挺有品味的生日报,降低了档次,这也正应了“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老话,而给生日报打扮打扮、穿件像样的外套,在提高档次的同时,也方便了生日报的保存和邮寄。所以郭江立马把心思花到了生日报的外包装设计上。   李涛:“加上一个包装呢,我们就是想着把它做得好一点的,这样呢送出去别人看来也有点分量、也有点档次,所以后来我们给它设计成,那种实木的包装、进行雕刻,里面铺上绒布,非常有档次,拿到手上也很有分量。”   郭江:“这种木盒是一个仿线装书的一个概念、古代线装书的概念,这个是一个书名感受生命之初,这是一个导语,这边是一个地图,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看我们的书设计得非常好,蚂蚁都爬不进去。”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