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LED封装的
OLED封装技术进展
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因具有较多的优点,在显示领域有着光明的前景,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制作成柔性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FOLED)。OLED对水蒸气和氧气非常敏感,渗透进入器件内部的水蒸气和氧气是影响OLED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封装技术对器件非常重要[1]。对现有的主要的OLED衬底材料和封装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各种衬底材料和封装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最新研究工作中柔性衬底的选择和新型封装方法的进展。
关键字:光学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柔性有机电致发光;衬底材料;封装方法
Advances of 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for OLED
Abstrac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OLED) has more advantages because, in the display area has a bright future, its biggest advantage is the ability to achieve flexible display, made into a flexible light-emitting diode (FOLED). OLED is very sensitive to water vapor and oxygen, water vapor penetration into the devices internal life and oxygen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OLED,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ice packaging technology. The main existing substrate and the OLED encapsulation method are summarized, analyzed a variety of substrate materials and packaging method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escribes the latest research on flexible substrates in the selec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new packaging method.
Keyword:optical devices;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ubstract material;encapsulation method
1引言 1
2OLED器件的发光原理及基本结构 2
2.1OLED器件的发光原理 2
2.2OLED器件的基本结构 2
2.2.1单层器件结构 2
2.2.2双层器件结构 3
2.2.3三层器件结构 3
2.2.4多层器件结构 3
3OLED器件柔性衬底的选择 4
3.1聚合物材料衬底 4
3.2金属箔片衬底 5
3.3 超薄玻璃衬底 5
3.4在聚合物上覆盖单层无机薄膜或者多层有机/无机薄膜衬底 5
4OLED的封装 5
4.1传统OLED封装技术 5
4.2OLED的薄膜封装技术 6
4.3新型柔性封装技术 8
5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1引言
(OLED)是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其显示质量可与薄膜晶体管有源驱动液晶显示器(TFT-LCD)相比拟,而价格远比其低廉,它将对广泛使用的LCD技术发起挑战。自从1987年C.W.Tang和VanSlyke报道了低电压工作时亮度超过1000cd/m2的双层有机薄膜发光器件以来,OLED因其发光亮度高、色彩丰富、低压直流驱动、制备工艺简单等在平板显示中显著的优点,从而日益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Friend等人以聚对苯乙烯(PPV)为发光层材料制成了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开辟了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PLED)的新技术时代[2,3,6]。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亮度、宽视角、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薄、便携等特点,被公认是继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1996年,日本Pioneer公司成为第一家量产OLED器件的公司,并将OLED面板搭配于其所生产的车用音响显示器。近几年,三星、LG、Sony等国外知名企业投入巨资研发与生产OLED产品。为在新一代显示技术上取得先机,国内维信诺、四川虹视、广东中显等企业也纷纷上马OLED项目。在过去的20多年里,OLED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红、绿、蓝3种颜色的发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