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碳失汇研究进展.PDF
第 21 卷第 2 期 中 国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学 报 Vol . 21 No . 2
2004 年 4 月 Journal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pril 2004
( )
文章编号 :1002 —1175 2004
综 述
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碳失汇”研究进展
徐小锋 宋长春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长春 130012)
(2003 年 5 月 6 日收稿 ; 2003 年 8 月 6 日收修改稿)
摘 要 全球碳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 目前其重点集中在“碳失汇”
(missing sink) 问题的研究上. 最近的研究表明 ,“碳失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北方陆地森林生态
( )
系统对碳的固定 、海洋对碳的吸收、岩石圈中 CaCO H OCO 系统 岩溶动力系统 对碳的吸
3 2 2
收 , 以及陆地上碳库的转移. 寻找“碳失汇”的技术手段为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和全球
统一的野外定点监测相结合 ,加以模型研究.
关键词 碳循环 ,碳失汇 ,森林生态系统 ,海洋 ,岩石圈
中图分类号 X142
1 引言
碳素是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关键组成成分. 碳的两性循环是生物圈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全球生
[ 1]
物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 目前全球最为关注的三大温室气体当中 ,作为碳化合物的二氧
[2 ] [3 ]
化碳和甲烷增温效应最大 ,分别占70 %和 23 % . 研究碳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非常重要 . 特别是
1997 年 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缔约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削减 CO 排放量
2
的责任 ,包括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破坏 ,并建议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植树造林
等 , 以增加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固定量. 为此 ,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全球碳循环的研究 ,尤其是关于大气中
碳收支不平衡 ———“碳失汇”的研究[4 ,5 ] .
目前国内外对“碳失汇”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 以求能够找到真正的“碳失汇”. 但是因为“碳
[3 ]
失汇”的存在地点不明以及测定方法的不确定 ,形成碳循环研究中著名的黑箱问题 . 揭示“碳失汇”有
助于理解碳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详细内容. 国内外关于碳的源汇问题的一些思考 , 已有不少报道[6 —9 ] ,
对“碳失汇”的某些成因已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但因为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使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历史和现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ppt
- 东亚副热带大气环流逐候的季节演变.ppt
- 东亚地区碳循环研究新进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DF
- 东吴大学培育中等学校各学科教师专门科目一览表_.doc
- 中兴大学第二次教育训练-东海大学总务处.ppt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Inmetro.PDF
-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中国地质调查局.PDF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PDF
- 中国优质燃油标准的诞生为降低大气污染提供了可靠保障-CleanAirAsia.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