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精品.pptVIP

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精品

* * * * * * * 由于生物膜、受体以及药物代谢酶等的特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有所变化,因而在暴露环境化学物质之后,婴幼儿、儿童可能表现出与成人截然不同的反应。 儿童的一些正在发育的组织和器官可能对化学物质更为敏感。 婴幼儿和儿童单位体质量的进食、饮水和呼吸量与成人有明显差别。 (三)儿童的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健康或疾病状态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同样的环境因素暴露情况下,不同个体之间的反应可以差别很大,这种差异往往与人群中遗传多态性有关。造成人体对环境因素易感的基因包括与代谢有关的基因、与DNA修复有关的基因以及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等。 例如,研究表明膳食中叶酸缺乏将增加职业苯暴露人群患白血病的危险性。利用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白血病的发生可能与叶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四)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安全性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 卫生部颁布的《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中对安全性评价试验的选择原则做了如下规定: 受试样品的染毒途径应与人体可能接触的途径一致。 对有可能与皮肤或眼睛接触的化学品,应进行皮肤或眼刺激性试验;如化学品的pH≤2或≥11,则不必进行皮肤和粘膜的刺激试验,并认为其对皮肤和眼有腐蚀作用。 对有可能与皮肤反复接触的化学品,应进行皮肤致敏试验 我国首创或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首次生产的化学品,原则上需进行4个阶段的毒理学试验。 生产国外已批准生产应用的化学品,可先进行第一阶段和两项致突变试验。如试验结果与国外同类化学品一致,可不继续进行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试验。 与国内已获批准生产的化学品属同类化学品的,可先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一项致突变试验。如试验结果与国内同类化学品一致,可不继续进行试验。 凡将两种以上的化学品混配成新的制剂时,除必须按相应要求对其成分分别进行试验外,还应进行急性联合毒性试验,如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则根据具体情况对该制剂进行必要的其它毒性试验。 (四)安全性评价结果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种属以及实验设计等的差异,在对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结果进行解释时,应尽可能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客观的结论。 为安全起见,在无确切资料的情况下,一般常把人看做最敏感的种属。 尽可能低收集受试物对人体毒性作用的资料。 三、国内外的化学物安全性评价法规 20世纪初叶以来,美国、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开始了医疗卫生方面的专向立法工作,陆续制订和颁布了关于有毒化学品的管理法规。 美国于1906年颁布了第一部管理化学品危害的联邦法律《食品和药品法》(Food and Drug Act)。在此基础上,于1938年又颁布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并在其后进行了多次修订。1972年,美国颁布《杀虫剂、杀菌剂和杀鼠剂法》(FIFRA)。 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OECD)于1982年颁布了《化学物品管理法》,提出了一整套毒理试验指南、良好实验室规范和化学物投放市场前安全性评价资料的最低要求,对新化学物实行统一的管理办法。 我国化学物(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历史 我国对化学物的毒性鉴定及毒理学试验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订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体系和立法管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83年,卫生部公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试行)》。1994年,卫生部发布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1987年,卫生部发布了国家标准《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的一切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具体规定了对化妆品原料和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有关毒性实验方法。 ●同年,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各种易爆、易燃物质,有毒、有腐蚀的化学品加强管理,其中有规定化学危险物品生产企业应向审批部门提交包括化学物的毒性资料在内的一批文件。 ● 1988年,卫生部于颁布了《新药(西药)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对毒理研究的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1991年,卫生部和农业部颁布了《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 序》。 ● 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与此法配套颁布了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 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 ● 200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化学品测试导则》,《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