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油田油-水同层油藏形成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木.PDF

古龙油田油-水同层油藏形成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龙油田油-水同层油藏形成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木

地 质科 学 CHINESE OF 2009年4月 JOURNALGEOLOGY 古龙油田油-水同层油藏 形成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木 庞彦明 廖远慧 周永炳 王秀娟 王雪峰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的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一水关系复杂,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 低,油一水同层比例大。应用近年来精细油藏评价大量钻井、试油、试采和分析化验资料,深入 研究油.水同层形成主控因素,认为葡萄花油层成藏受到构造、砂体规模、异常高压和地层水活 动强弱的控制,形成r两种类型的油一水同层,并建立占龙凹陷葡萄花油层西滞留、东分异的差 异性成藏模式,总结出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滞留型、分异型油一水同层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油. 水同层岩性油藏提交探明储量、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油.水同层 地质特征 控制因素 分布规律 古龙油田 松辽盆地 中图分类号:TEl33 文献标识码:A 油.水同层油藏是大型坳陷湖盆“富油凹陷”中大面积岩性油藏的一种(庞雄奇等, 2008),其形成受控于多种因素,如构造、沉积、不同压力和水动力条件等,故常表现为极 强的非均质性。含油性在纵向七多呈断续层状型,平面展布规律性差,甚至相邻开发井 的油气显示往往相差较大。受资料的限制,一直对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岩性油藏中油一水 同层的潜力缺乏系统详细的研究和客观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松辽盆地北部中一浅层科学勘探的不断推进,对大面积岩性油藏中“低 渗透、低丰度和油一水同层”的潜力越来越重视(牛彦良等,2004;王玉普等,2006;林景晔 花油层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湿示,充分展示了葡萄花油层“满凹含油”的勘探开 520 发前景。2003年其北部他拉哈向斜部署的古88井获得油92.28t/d和气5 m3/d的 000 高产工业油气流,但随之在北部1 km2评价区内,以葡萄花油层为主要目的层完钻的 107口探井和评价井中,试油为纯油层的井32口,油.水同产井43口,产水井15口,未见 油气显示井17口,说明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一水同层形成机理、成藏模式和油一水分布 规律研究有待于深化。本文以占龙油田资料为主,对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一水同层油藏 形成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期指导该地区油一水同层油藏评价部署,为整体探 明油藏和编制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1 同层油藏地质特征 古龙fll】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中段的西侧,已探明的古龙油田横跨齐家一古 ·国家蕈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9CB219308)资助。 2007一12一18收稿,2008—09—24改l旦l。 万方数据 2期 庞彦明等:古龙油田油.水同层油藏形成士控因素与分布规律491 龙凹陷和龙虎泡一大安阶地两个二级构造带,主体位于古龙凹陷北部他拉哈向斜、常家 围子向斜及其周边(图1)。 古龙油田白垩系自下而}二主要发育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和 明水组,葡萄花油层赋存于上白垩统姚家组一段,地层厚度为43.0~79.5m,地层分布总 体上自两向东逐渐变厚,在龙虎泡一大安阶地西侧地层厚度明屁减薄。根据高分辨率层 序地层学研究成果(李慧勇,2004),该油田按油层顶、底不整合面和2个内部沉积转换面 把姚一段分为葡上、葡中和葡下3个网级层序,考虑开发方案编制和精细油藏描述,又细 分J,8个五级层序。 图l 古龙油田及邻区构造单元图 Tectonicunitsinareaofthe Oi|fie|danditsenvirons Fig.1 Gulong (1)构造特征 古龙油田姚一段顶面表现为“一鞍两负四正”构造格局,一鞍为龙(虎泡)南鼻状构造 与葡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