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大化七百弄峰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数据共享网.PDF

广西河池大化七百弄峰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数据共享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河池大化七百弄峰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数据共享网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七百弄峰丛 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红水河中游大化县城西北75公里,距 首府南宁138 公里,园区总面积261 平方公里,有溶洞、地下暗河、漏斗、高峰 丛深洼地、高峰丛剥夷平面、重要地质剖面、岩溶峡谷等岩溶地质地貌景观,各 种地质遗迹集雄、奇、险、秀于一体,被中外岩溶专家誉称为中国和世界上发育 最好最典型的高峰丛深洼地地区,也是世界上极为特殊优美的峰丛洼地地区,更 是西南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C A G S 图1 峰丛景观 据科学鉴定,七百弄一带在二亿七千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逐渐形成石 灰岩沉积区,经过地壳运动,海底上升形成陆地,亿万年来,经过大自然长期的 雨蚀和风化,有的石灰岩被溶蚀、沉淀,有的崩塌、陷落,有的堆积。再者,七 百弄一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常年降雨量普遍较大,这就使得七百弄一带完 全具备了促使喀斯特发育的三大条件:一是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二是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三是地下水循环畅通。石灰岩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 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七百弄一带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 1 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 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 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 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 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 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 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 地(当地人称“弄场”)。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高峰丛深洼地,由连座的正向石峰和其 间封闭洼地组成的、峰顶高程900-1000m 以上,洼地深度300m 以上的峰丛地貌。 其特点是峰、洼高差达300m 以上,地表无河流网,地表水渗入地下,洼地底部 裸露或有薄土层覆盖,落水洞等较发育。 C A G S 图2 峰丛洼地 2 2 2 在公园260km 范围内有800m 以上石峰约9000 座,平均18.51 座/km ;900m 2 以上石峰约90 座,平均0.185 座/km ,平均密度比漓江两岸峰丛多4.51 座;石 峰造型奇特,底部基座大部分呈垄岗状,相互连接,峰顶海拔高程一致,故形成 900-1000m 高的岩溶剥夷面,分布面积大,浩瀚无边,十分壮观,是世界上发育 2 最典型的峰丛地貌;有深浅不同的洼地 2566 个,平均 5.28 个/km ,其中深 300-399m84 个,400-499m25 个,≥500m 的5 个,平均深度 377.3 米,最深达 530 米,比天坑平均深度多175 米。有的容积大得惊人,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天下 第一弄—甘房弄容积达1.884 亿立方米,比大石围天坑大2.5 倍,2000 多个深洼 地总容积达数百亿立方米,弹丸之地密集这么多峰峦、这么多深洼地,乃天下奇 观、世界罕见,是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