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温州二中200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温州二中20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命题: 审题:温馨提示: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正确填涂答题卡,并在答题卷上认真填写姓名、班级、考号。
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共4大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城市的密集性主要表现在
A.农业人口与非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 B.非农业人口与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
C.农业文化与乡村建筑高度密集 D.人口、建筑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3.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读亚洲四个国家城市化趋势图回答4.四个国家共同的城市化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
5.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6.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的不同之处是
A.城市化水平总是最低 B.城市化水平总是最高
C.城市化速度总是最快 D.城市化速度总是最慢7.关于城市道路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地形平坦的城市多采用方格棋盘式道路网,该道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但对角线方向联系不便
B.自由式道路系统多用在地形起伏大、用地环境相对复杂的城市中
C.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多见于阿拉伯等西亚国家以教堂为核心的城市规划
D.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是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采用的道路布局形式
●
8.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9.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大城市的区域构成描述正确的是
A.都市区
B.都市区+城市影响区
C.都市区+城市影响区+乡村腹地
D.主城区+内缘区
11.图中所示区域与城市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
A.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
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B.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外缘区、
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C.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内缘区、住宅区-城市影响区、卫星城-外缘区
D.商业区-内缘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读全球气温变暖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A.岛屿的面积可能减小 B.中亚地区湿度增加
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 D.北欧地区雪线下降
13.有关全球变暖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B.导致海平面上升
C.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 D.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会增加
●读我国7月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质分布一般规律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差
B.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好,非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差
C.经济落后地区河流水质较差,经济发达地区河流水质较好
D.河流夏季的水质较冬季差
15.影响上述河流水质好坏的直接因素有
①流域内人口密度 ②流域内污水排放量 ③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 ④河流径流量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图是我国东北地林区某地的采伐迹地示意图,判断16~18题
16.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
A.东、西、北、南 B.北、南、西、东
C.南、北、东、西 D.西、东、南、北
17.下列对图示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树可能是红松,②树可能是白杨
B.大小树木皆伐,不利于林木更新
C.减少植物蒸腾,促进土壤沼泽化
D.降低采伐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18.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
A.水旱灾害频繁 B.沙尘天气加重 C.物种减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6. 26个英文字母-复习课件-1字母闯关游戏(共30张PPT).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02.doc VIP
- 健康险手册使用说明.pptx VIP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VIP
- 饲料添加剂项目企业经营战略手册(参考).docx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数字智慧方案5496丨商业综合体地块智能化系统设计汇报方案(66页PPT).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城投集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docx VIP
- 量子之年:从2025年从概念到现实报告(英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