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化温度及热解气氛对生物质灰灼烧失重特性的影响-IngentaConnect.PDF

灰化温度及热解气氛对生物质灰灼烧失重特性的影响-IngentaConnect.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灰化温度及热解气氛对生物质灰灼烧失重特性的影响-IngentaConnect

第 31 卷 第 24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1 No.24 250 2015 年 12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ec. 2015 灰化温度及热解气氛对生物质灰灼烧失重特性的影响 姚锡文,许开立※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819 ) 摘 要:应用热重-差热分析法研究了空气和氮气气氛中 2 种灰化温度(600 和 815 ℃)下制得的稻壳和稻秆等生物质灰 的灼烧失重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飞灰在空气中灼烧的质量损失均可分为剩余水分的蒸发、有机成分的快速热裂解以及 无机成分的缓慢挥发等阶段,而氮气中飞灰的质量损失并未出现明显的分段热解规律;空气中 600 ℃生物质灰的主要质 量损失发生在 300~550 ℃之间,而 815℃稻壳灰的主要质量损失区间为200~600 ℃,815 ℃稻秆灰在 300~550 ℃之间 的质量损失只有 1.76%;灰化温度升高,飞灰的总质量损失明显降低。空气中不同灰化温度下的稻壳灰在950~1 050 ℃ 之间都出现放热峰,但该温度区间并无明显质量损失;815 ℃的稻秆灰在 750 ℃附近则存在由于KCl 熔融吸热引起的吸 热峰,而 600 ℃稻秆灰的热解过程则未出现明显的吸热峰;氮气中生物质灰的热解存在2 个分隔明显的质量损失速率峰, 这是由 2 种质量损失机制单独作用而成:600~800 ℃之间的质量损失主要是由不稳定的碳酸盐(CaCO3 、MaCO3 等)受 热分解造成,而在 800~1 200 ℃之间的质量损失则主要是由灰中活泼的碱金属氯化物(KCl 、NaCl 等)受热进入气相所 致;相同灰化温度下的稻壳灰或稻秆灰在空气中热解的总质量损失明显高于氮气。 关键词:热解;秸秆;燃烧;灰化温度;生物质灰;失重特性;差热分析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24.038 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5)-24-0250-06 姚锡文,许开立. 灰化温度及热解气氛对生物质灰灼烧失重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4):250-255.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24.038 Yao Xiwen, Xu Kaili. Influence of ashing temperature and pyrolysis atmosphere on weight loss properties of biomass ash obtained by combus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31(24): 250 -25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24.038 晶相结构、熔融特性、积灰结渣或腐蚀等方面[5-6] ,且相 0 引 言 关研究[7-8]表明灰化温度对生物质灰的理化特性影响较 生物质能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的 14%,是仅次于煤 大,而目前对于生物质灰在升温过程中的质量损失规律 炭、石油、天然气的第 4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