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松江二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缺答案)
上海市松江二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2月考试
地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试卷含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分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
1.酒泉成为载人航天发射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晴天多,空气透明度高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2.下列说法符合宇航员在“神舟”七号飞船中看到的实际情况的是
A.黑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 B.白色的天空上点缀着几颗明星
C.蔚蓝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 D.黑色的天空上没有星星
(二)黄河之害在于“缺水多沙”。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了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得成功。
3.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4.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A.加快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B.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C.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D.在黄河源头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
(三)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
5. 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 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山顶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7. 甲乙两个宿营地的相对高度和方位是
A.370米,甲在乙的西北面 B.420米,甲在乙的东南面
C.370米,甲在乙的东南面 D.420米,甲在乙的南面
(四)右图是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部和下部悬垂纸片A、B(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8.该实验模拟的是
A.大气热力环流 B.大气温室效应 C.地壳物质循环 D.海陆间水循环
9.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纸条的偏动方向是
A.A、B都向左偏 B.A向左偏、B向右偏
C.A、B都向右偏 D.A向右偏、B向左偏[来源:学科网ZXXK]
(五)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10-12题:
10.在秋冬季节活动频繁,影响遍及我国大部分地区且引起天气剧烈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11.下列关于图ABCD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天气系统控制下多炎热干燥天气
C.图C中乙地多阴雨天气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12. 如果图B中甲地是上海,其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六)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阅读记者对我国东部相邻的两个村书记的采访记录:
甲村
问:村民收入来源是什么?
答:那可多了,原来的荒地已经被改造成水果生产基地和绿色蔬菜园区。我们的村办企业可以生产果汁和蔬菜干,产品还被销售公司卖到了国外。村民搞民俗旅游,接待游客,农家菜,大炕头可受城里人欢迎了。 乙村
问:村民收入来源是什么?
答:卖老三样呗,核桃,苹果和大枣。
问:有村办企业吗?
答:还没有。 13.这两个村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A.水稻 B.玉米 C.棉花 D.小麦
14.导致甲村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15.甲乙两村在发展现代农业时需特别注意的是
①水土流失 ②次生盐碱化 ③春旱 ④暴雨和洪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