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区域合理人口规模定量研究方法的讨论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陈家华 文宇翔 李大鹏
摘要:区域合理人口规模的定量研究具有显著的政策涵义,因此应该更严谨地评估其研究结
论的准确性。本文以浦东新区为例,运用 EOP-MM 和 P-S 两种模型估算了浦东未来可能的
适度人口规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上两个模型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了选择区域合
理人口规模定量研究模型的标准。
关键词:区域适度人口 定量
Discussion 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Local Optimum Population
setting Pudong New Area as an instance
Chen JiaHua Wen YuXiang Li DaPeng
(Population Institut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local optimum population has a strong policy implication;
therefore this kind of research should be evaluated with more preciseness. This paper contains
application of the EOP-MM and P-S model to Pudong New Area which predicts the future
possible local Optimum Population of Pudo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udong case, the strong
poi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two models are further discussed and the principles in selecting the
models of local optimum population research are brought forth in the end.
Key words: local optimum population quantitative
一,引言
适度人口(Optimum Population)通常是指一定目标下的适宜人口,也即最优人口。如
果将生活质量定立为一定的标准,按此标准实现的人口容量也就视作适度人口规模。适度人
口是一个逾久而弥新的课题,其思想之久远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同时,它也是
一个广有争议的概念,专家们对此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迄今为止,国际组织和学术界
仅对此所下定义就多达 26 种。更有学者否认此类研究的意义,他们认为,由于社会系统的
复杂性和人类非凡的适应性,不可能找出合理人口容量或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合理容量”。
从长期的历史发展来看,此说似乎有理,因为人口规模自身已证明其能突破许多理论的上限,
对人口容量的认识往往也是“后知后觉”的。但是如果着眼于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资源和技
术条件下,人口显然不可能任意增长。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最优人口解应该是存在
的,更何况政府在制定许多公共政策(不单是人口政策)时,都需用到最优人口这一概念。
即使是经济发展战略或社会保障体系这样的研究中,也时时隐含着最优人口概念。可以说,
虽然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求解最优人口值在理论和实证上都会遇到
巨大的困难,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无法也不应回避。
对适度人口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有的学者从微观层面入手,运用经济学
和社会学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以研究个人或家庭选择性行为为基础,然后上升到宏观层面讨
论适度规模的意义。也有学者直接在宏观层面研究技术水平、资源总量及人口规模之间的关
系。第一类学者的研究成果往往成为制定微观人口政策的依据。第二类学者的研究的政策涵
义不仅牵涉到人口政策,由于这类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地关系的内在规律,所以其研究结
果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