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迭九公路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的探讨
胡卫东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兰州 730030)
〔摘要〕该文针对岷山山脉区独特的高海拔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结合迭九公路建设项目,分析了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在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建成运营阶段采取各种措施缓解对环境的影响,使得该项目能和环境和谐共存。
关键词:公路建设 环境影响 减缓措施
迭部至九寨沟公路项目起点与S313线舟曲至迭部公路相接,终点与若尔盖至九寨沟公路接于九寨沟县境内,将甘肃迭部与四川九寨沟两县最短捷的连接起来,也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及甘肃中西部地区通往九寨沟旅游风景区的最直接通道。迭部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白龙江上游的甘、川交界处,有茫茫原始森林,与腊子口森林生态旅游区及风景胜地九寨沟县紧密相连;拥有甘南州独特的自然资源与高原风情、神秘的藏传文化、“寺洼”、“马家窑”文化遗址,丰厚的旅游资源可供开发。由于交通不便,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使得当地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提高。在甘肃省形成一条红色黄金旅游环线即:兰州-拉卜愣寺-郎木寺-黄龙寺-九寨沟-多儿-腊子口-哈达铺-兰州,促进沿线地区人民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本项目地处岷山山脉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较大,海拔在00~3100m之间,相对高差m,为侵蚀构造型中高山地貌。区内山势雄伟,林木葱郁,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以次森林、灌木为主。沿线多儿沟相对开阔,两岸阶地发育,局部河流下切较深, 呈沟壑地貌。降水大部分沿地表斜坡流入沟谷,垂直入渗。地下水的流向基本与沟谷坡向 一致,但坡度稍缓。区内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主要为岩体风化、涎流冰、滑坡。
长江上游主要产沙区之一剧烈侵蚀(侵蚀模数10万~35万t/km2·a)
⑴临时用地在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其原生功能。施工结束后,施工道路、施工场地、料场、营区应及时恢复其原有生态植被,满足当地农、林、牧业生产的需要,即毁林还林(环保复垦)、毁田还田(农业复垦) 。对于取土场,应该复耕、复植。
⑵公路用地范围内必须全面绿化、栽植路基边坡、中央分隔带、护坡道及边沟、排水沟外测路基用地、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应全面绿化。边坡、路肩的绿化应以当地的草籽和树木为主,避免种植一些名贵花木。护坡绿化用草、树种主要是保证其成活、生长及护坡的功能。
2、 减缓水土流失的措施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两部分:在建设期间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在营运期间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裸露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线路所在地区气候较好,雨水充沛均匀,施工中应该及时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对于公路路面径流,不应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我国公路施工中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仍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3、 地表水功能保护措施
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保护现有地表水水质功能,拟建公路除采取优化调整线路避绕水库库区,安排桥梁施工在枯水期,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采用集中收集用于农灌等环保措施外,为控制地表径流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对敏感水体路段采取了适当的减缓措施。根据长安大学对西安某高速公路路面径流的多次测试结果[2],路面径流中SS为126~813mg/L,COD为58~412mg/L,根据美国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测试结果[3]路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平均值为SS=261mg/LCOD=147mg/L这些数据说明,不管是国内实测资料还是国外资料,SSCOD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及甘肃省地方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的要求,按照环保要求应该是要治理的。但是,目前中国点源污染治理的任务尚重,一些湖泊流域农业面源的污染尚无可行方法解决,国家尚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全面治理像公路路面径流这类的污染源;再之,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主要是针对点源污染制定的,用于面源污染也有异议。所以,对临近敏感水体路段的路面径流采用设置路边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外,其余路段暂不采取治理措施,以免过多增加工程难度及投资将路面径流经边沟或排水沟引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排放,不仅可防止路面径流对地表水体的污染,而且也可为危险品应急处理提供缓冲时间,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