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登高 、彭 波 :近世佃农的经营性质与收益比较
近世佃农的经营性质与收益比较
龙登高 彭 波
内容提要 :佃农为地主而劳动 ,其性质类似于雇农 ,所获报酬也与雇农工资相当 ,这一
成说使经济解释与历史认识陷入误区。实际上 ,近世中国佃农已经具有较大的独立生产
性质 ,通过人格化与市场化的渠道将家庭的、地主的、市场的不同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创造
财富 ,形成多样化的农场形态 。佃农支配剩余索取权 ,在不确定性中获取企业家才能报酬
与风险收益 ,其对土地与农场投入的未来收益可以通过交易变现 。凡此种种 ,雇农都与之
无缘 。地权交易与租佃制度之下生产要素流转 、选择与配置所推动的经济效率和土地产
出 ,是佃农经营与小农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
关键词 :佃农经营 剩余索取权 雇农 收入比较 资源配置
一 、引 言
没有耕地的农民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或成为经营地主的雇工 ,或当租佃地主的佃户 ,并且在一
( )
般均衡条件下 ,农民从两种不同的选择中所获得的收入是大体相等的 ———这是张五常 2000 佃农
理论的基本假设与逻辑分析起点 ,即在竞争条件下 ,佃农所获 ,不会大于他当雇工的收入 ;他反复强
①
调“佃农为土地所有者劳动”。张五常假设是对中国佃农主流看法的经济学解释 ,与此相关的成说
还认为 ,佃农受地主的剥削而导致贫困与经济效率低下 ,是中国小农经济落后的根源之一 。
然而 ,佃农和雇农同样都是为地主而劳动并且收入相等的这一假设 ,验之《佃农理论》出版后
40 年来新的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成果 ,是很难成立的。事实上 ,根据近年来经济史学界的研
②
究 ,可以发现中国近世 佃农的形态多种多样 ,但其主流形态却是通过契约获得租佃土地之后 ,从
外界与市场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 以全家的劳动力与资本进行整合 ,形成了自身独立的农业经营 。这
一点张五常和学者们也会基本认同。由此出发 ,我们可以顺其 自然地假设和推断佃户农场相当于
一个农业企业 ,佃农具有企业家的性质 ,其付出不仅是劳动 ,还承担企业家性质的管理职责 。这样 ,
其收入也不应该仅仅是劳动力价格 ,还应当获得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因而与向地主出卖自己劳动力
的雇农在收入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随着学界对中国租佃制经济 、土地产权等研究的深入 ,重新检讨
佃农的经营性质与收入 ,不仅在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探索上十分必要 ,也是关系到如何把握中国传统
经济核心的重要课题 。
龙登高、彭波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4 , 电子邮箱 :dglong @mail . tsinghua . edu . cn ;pbpbpb2001 @163 . com 。
( )
本文为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项 目 成果 。感谢李伯重 、陈志武 、韦森 、秦晖、马德
斌 、朱荫贵等教授的评论与深度交流 ,感谢方行、赵冈等前辈学者的鼓励与指点 ,特别鸣谢匿名审稿人的严格评审与卓见 。文责自
负 。
( )
① 在张五常 2000 看来 ,佃农与雇工的区别只是在于 ,雇工从地主那里获得依劳动时间而定的工资 ,佃农则从地主那里以分
成租或定额租合约获得劳动收入 。佃农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工资率 ,这一条件与工资合约下的均衡条件相一致 。在其《佃农理
论》第 75 页图5 的分析明显表明他所谓的“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得到的收入”,就是指农业工资 。
② 本文“近世中国”指 16 世纪至 20 世纪中叶 ,即明中叶至 1950 年代土改以前 。
13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鱼游到了纸上河北邯郸市丛台区滏东小学常智广.ppt
- 路虎卓越网答案教材.docx
- 道路绿化建筑计划.doc
- EV材料防火吸音板技术概况.docx
- 宁津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建设结构设计造价成本影响论文选题题目.docx
- 高温度高湿度时装秀后台妆容秘密 阿玛尼镁光灯粉饼.pdf
- 洪雅县职称论文发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问题及思考论文选题题目.docx
- 高速机车构架侧梁焊接顺序.pdf
- 梨树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电厂热工仪表自动装置论文选题题目.docx
- 后台设置使用步骤幻灯片.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