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所参与广东省清远市休渔放生活动 - 珠江水产研究所.doc

珠江所参与广东省清远市休渔放生活动 - 珠江水产研究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珠江所参与广东省清远市休渔放生活动 - 珠江水产研究所

珠江所参与广东省清远市休渔放生活动 6月6日,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在北江清远段举办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广东休渔放生节暨第五届清远市社会参与江河增殖放流活动”。珠江所党委副书记吴锐全研究员和科技人员应邀参与此次放流活动。 北江是珠江第二大支流,由于其独特多样的生境,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广东省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其渔业资源遭受较大程度破坏,水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因此,以增殖放流来提高江河渔产量、保护江河鱼类资源达到修复水生生态系统目的意义重大。目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滞后,没有成熟的技术和评价体系。北江作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内容的重要示范研究水域,该所相关科研人员就“如何科学放流、有效评估”等内容与放流活动承担单位进行了商讨和提出了建议,制定了相关详细现场放流和效果跟踪方案,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送:农业部办公厅、部长办公室、部机关党委、人事劳动司、国际合作司、科技教育司、渔业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各处室、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机关工委、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农林渔业局。 第十九期 (总154期) 所办公室 2010年6月23日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淡水鱼类出血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 第四次工作会议在武汉市召开 6月7日,农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淡水鱼类出血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第四次工作会议在武汉市召开。会议由珠江所主办,长江所承办。项目首席科学家、珠江所所长吴淑勤研究员、参加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系人以及部分单位财务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以继续推进项目稳步前进为主题,各参加单位对项目执行至今的工作进行了汇报,比对项目任务书具体指标进行了自评,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珠江所财务处董惠清处长通报了此次会议之前对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预算执行内部审计的情况,再 次强调了严格执行预算的重要性,对于各参加单位可能存在的预算执行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项目首席科学家吴淑勤研究员在听取了各单位执行情况汇报后,根据5月份北京举行的行业专项研讨会的重要精神,向各参加单位传达了农业部科教司、渔业局关于行业专项验收的要求,对各单位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珠江所“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 选育及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等四个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5月28日,珠江所卢迈新研究员主持的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选育及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编号: A200601B03)、“罗非鱼良种选育及重要功能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编号: A200501B03)、“罗非鱼优良品种选育及养殖推广”(编号: B200701A06)和“罗非鱼(繁育、养殖及加工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编号: A200899B02)通过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项目培育的罗非鱼雄性率达到了95%以上,具有生长快、规格整齐、耐盐性强、起捕率高等优点。筛选获得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同工酶标记2个,分子标记33个,以及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1个;构建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DNA指纹模式图和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分析了罗非鱼11个生长、生殖相关基因的功能,均登录于GenBank。获得尼罗罗非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特征,并研究了核糖体基因5SrDNA和45SrDNA的染色体定位。分离鉴定了养殖罗非鱼爆发病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并建立了双重PCR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方法。通过调整氨基酸的含量和采用植酸酶技术,获得了一个罗非鱼饲料新配方,使饲料蛋白质效率比从1.94提高到2.36,提高了22%,磷的消化吸收率从47%提高到78%。建立了罗非鱼养殖水环境微生态调控技术,改善了水质环境;建立了“罗非鱼与凡纳滨对虾混养”、“一年养2造罗非鱼”2种养殖模式。2006~2008 年推广面积达到10.75万亩,新增产量1698吨,新增产值达到15288万元,新增纯收入12525万元,年增收节支总额15299万元。利用罗非鱼鱼头、鱼排生产海鲜调味料,蛋白利用率达到78.5%,酶解液中呈味肽占总氮的56%,鱼油得率(鱼油重量/原料重量)11.9%。经过精炼处理,鱼油回收率为69.59%。微胶囊化罗非鱼油产品的包埋率达到89.16%,符合微胶囊剂型的要求。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培养研究生5名。出版著作1部。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