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准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问题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doc

边境准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问题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境准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问题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

科研要报 2015年第6期(总第80期) 2015年6月1日 ●由 平 边境准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问题研究 ——以丹东为例 长期以来,我国在财政体制、税收、投资、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各级政府也分别对辖区内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对这些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但这些政策主要作用于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州,对同属于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很大比重的非少数民族地区(本文称为“准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政策没有充分顾及到。这些地区长期处于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边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十二五”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将陆地边境县市区纳入享有西部开发政策范围,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准少数民族地区尽快缩小与东部其他地区差别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的新形势下,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拉大。本文以丹东市为例,对制约边境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边境准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问题研究( ——以丹东为例 丹东市财政局 由 平 ( 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是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处于特殊地理环境的丹东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边境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特殊性 (一)位于边陲重地,历史上战事连绵不断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也是辽宁省唯一的边境地区,素有“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之说,作为军事要塞,历经多次战争洗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撕开丹东虎山防线进而控制辽东地区,甲午海战也是在丹东大东沟的黄海北部海面进行的。1904年沙皇俄国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同日本进行的长达10年的日俄战争也在丹东地区展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举。丹东因处在战争的最前沿,历次战争都对丹东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少数民族聚集,民族特色鲜明 丹东地区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达90余万人,占地区总人口40%,生活着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29个少数民族,其中宽甸县、风城市为少数民族县(市)。丹东的满族人口达82万,占总人口比重为33.7%,是我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地。上个世纪80年代丹东曾向国家民委申请设立满族自治州,但因各方面原因未获批准。多年来国家给予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种优惠政策丹东地区没有享受到。首批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全国内陆地区只有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享受此政策。长期以来,丹东各族群众为维护边疆地区长治久安,为发展中朝睦邻友好关系,为打击境内外各种渗透破坏活动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贡献巨大,革命老区特征突出 丹东作为辽东地区的敌后根据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做出了特殊贡献。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丹东仅用40多天时间,将全市48户公营工业企业中的32户无条件地迁移;745户工商私营企业实施全部迁移;1152户私营工商企业部分迁移,全部和部分迁移的私营工商企业总计为1897户,占总数的96.8%。全市总计撤出资金达225亿元人民币(旧版)。这次产业转移为国家保存了实力,却使丹东几乎成为一座工业空白的城市,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迁往外地,为了支援前线丹东人民节衣缩食,倾其所有。这对丹东经济在战后的恢复、重建和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四)生态资源富集,但环境保护压力巨大 丹东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不仅是辽宁中部和南部的绿色屏障,而且也是辽宁省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庞大水源地。鸭绿江入海口区域还有1100平方公里的湿地保护区,基本涵盖了丹东市94公里的海岸线,号称“辽宁的肺”。但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反而成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丹东的经济发展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其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资源开发、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在资金、科学开采技术都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及设施建设必然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削弱其生态功能。在辽宁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中宽甸、凤城一些山区、流域,振安区鸭绿江流域水源地保护区等被划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地区优势资源要素将被限制发挥作用。另外丹东市的港口建设和海岸滩涂开发由于受湿地保护和滩涂利用政策也受到制约,沿海优势难以发挥。这急需国家转移支付政策来维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