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冲刺三角函数公式及应用提高
高考冲刺 三角函数公式及应用
编稿:孙永钊 审稿:张林娟
【高考展望】
【知识升华】
, 等.从而可做到:正用、逆用、变形用自如使用各公式;三角变换公式除用来化简三角函数式外,还为研究三角函数图象及性质做准备。
3.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基本策。
①常值代换:特别是用“1”的代换,如1=cos2θ+sin2θ=tanx·cotx=tan45°等。
②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如分拆项:;
配凑角(常用角变换):、、
、、等.
③降次与升次。即倍角公式降次与半角公式升次
④化弦(切)法。将三角函数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化成弦(切)。
⑤引入辅助角。asinθ+bcosθ=sin(θ+),这里辅助角所在象限由a、b的符号确定,角的值由tan=确定。
4. 三角恒等变换过程与方法,实际上是对三角函数式中的角、名、形的变换,
即(1)找差异:角、名、形的差别;(2)建立联系:角的和差关系、倍半关系等,名、形之间可以用哪个公式联系起来;(3)变公式:在实际变换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公式加以变形后运用或逆用公式,如升、降幂公式, cosα= cosβcos(α-β)- sinβsin(α-β) ,1= sin2α+cos2α,==tan(450+300)等。
5.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定理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内容 变形形式 ①a=2RsinA,b=2RsinB,c=2RsinC;
②sinA=,sinB=,sinC=;
③a:b:c=sinA: sinB: sinC;
④ 解决的问题 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另一角和其他两条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他两角。 已知三边,求各角;
已知两角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注:在ΔABC中,sinAsinB是AB的充要条件。(∵sinAsinBabAB)
6.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aha=bhb=chc(ha、hb、hc分别表示a、b、c上的高);
(2)△=absinC=bcsinA=acsinB;
(3)△===;
(4)△=2R2sinAsinBsinC。(R为外接圆半径)
(5)△=;
(6)△=;;
(7)△=r·s。
7.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
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
因为在△ABCA+B+C=π,所以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
(2)三角形边、角关系定理及面积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r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p为周长之半
(3)在△ABC中,熟记并会证明:∠A,∠B,∠C成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60°;△ABC是正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C成等差数列且a,b,c成等比数列。
【典型例题】类型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1)
(2)
(3)
(4)
(5)
(2)中角为15°,二倍后为特殊角,所以本题特殊一般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同角函数关系、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考查运算能力、特殊与一般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2);
(3).
【思路点拨】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逆用可得。
【解析】(1);
(2);
(3).
【例2】化简
【思路点拨】此题与我们所学的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不相象,但我们能否发现规律呢?
【解析】
思考:是怎么得到的?,我们是构造一个叫使它的正、余弦分别等于和的.
【总结升华】注意辅助角公式的灵活运用f(x)=asinx+bcosx=sin(x+)(其中cos=,sin=)的形式
【例3】(1)化简
(2)求值
【思路点拨】(1)从把角变为入手,合理使用公式;
(2)应用公式把非角转化为的角,切化弦。
【解析】(1)原式
=
因为0π,所以所以
所以原式=-cosθ
(2)原式
【总结升华】(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①一看“角”,这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看角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进行合理的拆分,从而正确使用公式;
②二看“函数名称”,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使用的公式,常见的有“切化弦”;
③三看“结构特征”,分析结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打到变形的方向,常见的有“遇到分式要通分”等。
(2)根式的化简常常需要升幂去根号,在化简中注意角的范围以确定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号;
(3)对于给角求值问题,往往所给角都是非特殊角,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有:
①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②化为正、负相消的项,消去求值;
③化分子、分母出现公约数进行约分求值。
(4)化简的方法
弦切互化,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降幂或升幂,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求的值
【思路点拨】化简已知条件化简所求式子,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