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

重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 1.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 金葡菌可产生一种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减低,因而产生耐药性(MRSA)。PBP2a 由mecA 基因编码,由转座子携带并整合至葡萄球菌染色体的mec 部位。每株MRSA 菌都有mecA 基因,而敏感株则无。MecRI-mecl 是调节基因,通过抑制mecA 的转录决定PBP2a 的合成水平而调节细菌的耐药程度。在细菌基因组中还存在着辅助基因femA、femB、femC、femD,与甲氧西林耐药性的表达有关。这些辅助基因与mecA 基因协调作用,产生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高度耐药。MecA 基因广泛分布于金葡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带有mecA 基因的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呈耐药。由于其所在的转座子常带有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基因,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常可对红霉素、四环素类、夫西地酸、磺胺药、链霉素等氨基苷类及氟喹诺酮类同时耐药,但上述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则各不相同。 1996 年欧洲首次报道了对万古霉素不敏感金葡菌,MIC 为8~16ug/ml,称为VISA(Vancomycin intermediate suscepitble S.aureus)或GISA(Glycopeptide intermediate susceptible S aureus),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由于该菌产生过多的靶位,阻断了药物到达靶位,使之不能起抗菌作用。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共有6 种基因型,即VanA、VanB、VanC1、VanC2/C3、VanD和VanE。其中VanA、VanB、VanD、VanE为获得性耐药,VanC1和VanC2/C3为固有的耐药性。万古霉素与细菌肽聚糖前体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结合,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耐万古霉素菌株中VanA、VanB、VanD型可产生一组功能相似的连接酶,导致合成D-丙氨酰-D-乳酸取代正常的细胞壁肽聚糖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前者与万古霉素的亲和力仅为正常成分的0.001,使万古霉素不能与其靶位结合,造成细菌对万古霉素耐药。VanE、Van C1则导致合成D-丙氨酰-D-丝氨酸取代正常细胞壁的结构。不同基因型耐药肠球菌的表型特点见表1-3-9。 最近澳大利亚报道在肠球菌中分离到一种新的VanG 型耐药株,该菌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MIC12-16ug/ml,对替考拉宁敏感,MIC0.5ug/ml。 3.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目前肺炎链球菌仍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窦炎、化脓性脑膜炎等常见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菌。自从1977 年南非首次报道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暴发流行,此后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均有报道,且耐药率迅速上升。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分为低度耐药株,青霉素的MIC 为0.1~1ug/ml;高度耐药株,MIC≥2ug/ml。耐药机制是细菌PBP 的改变,使其与青霉素的亲和力减低导致耐药。肺炎链球菌有6 种PBP:即PBP1a、1b、2x、2a、2b 和3,其中以2x 和2b 最重要。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可能由于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的选择性压力,使少数几种血清型菌株的PBP 突变成为青霉素低度耐药株;此后细菌通过遗传转化过程,识别、吸收并整合来自异种细菌(可能为草绿色链球菌)的DNA 片段,最后形成高耐菌株。PBP 的改变在9V、19A、23F 和6B 等血清型最为常见。不同耐药菌株其PBP 发生改变的数目和分子质量不同,因而构成不同的PBP 组合类型。同一PBP 类型的菌株其血清型、耐药谱和地理分布等特点均相似。在一些青霉素高耐菌株中还出现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产生的机制为:①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造成PBP2x 与PBP2b 发生改变;②头孢菌素类的选择作用使PBP2x 和PBP1a 发生改变。近年已有报告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产生了耐药性,其机制为细菌DNA 旋转酶的编码基因gyrA 和拓异构酶Ⅳ的编码基因parC 和parE等所在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QRDR)发生突变所致。 4.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近年来由于许多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引起细菌产生许多新的β内酰胺酶,可以水解各种广谱β内酰胺类。1983 年在欧洲首次发现产超广谱酶(ESBL)SHV2 的肺炎克雷伯菌,此后产ESBL 的革兰阴性杆菌在世界各国均有报道,导致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等耐药。其特点为:①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但在沙门菌属、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亦可存在;②由质粒编码;③大多由TEM-1 或SHV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